【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异曲同工的人生三境界

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对人生的境界都有异曲同工的说法,除了下面的一些经典表述外,冯友兰对人生境界的阐释和唐代禅师青原惟信的山水譬喻也相当精辟,比如青原惟信的说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由此可知英雄所见略同也。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若干个阶段,哲人们有各自的划分办法。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在中國古代的禅宗、诗学、美学诸领域,也有好些关于人生三境的妙论。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寻”,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獨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 的融合同一,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就诗人的主体而言,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这时,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严羽之后,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潘氏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朴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最终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铸为一体的,是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王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与齐克果、尼采的描述相比,王国维的论述是典型的中國式的,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它包蕴了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人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有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让我们仰望,我们何必惧怕脚下的淤泥呢?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余杰

标签:

 

才 1 个评论 火速盖楼»

  1. 上网查找关于人生境界的条目,发现大多数看法都在重复王国维教授多年前提出的“人生三境界说”。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许多大学教授们仍然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引用王国维教授的“人生三境界说”。
    终于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热销中的《方法纵横》一书中,发现了新的看法——原来,王国维教授的“人生三境界说”只不过是“人生第一境界”的三个阶段!
    现将“新三境界说”整理后,发表在红袖添香网站。现通过微博发表,供广大读者思考。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经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悟性,将宋代词人晏殊的、柳永、辛弃疾的诗句中的三段本不相干的诗句连缀成“人生三境界”之说,成为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人生感言之一。
    王国维描述的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宋代词人晏殊在《蝶恋花》词中的词句。
    认真品味诗句中的画面:一名孤独的求探索者正在开始求索之路,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这是秋种的季节。
    王国维教授描述的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宋代词人柳永《蝶恋花》中的诗句。
    细细体会诗句中的图景:有一名执著的求索者正在苦苦地追寻,虽然历经坎坷、依然痴心不改——这是耕耘的季节。
    王国维描述的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
    仔细揣摩词句中的情境:求索者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发现真谛、豁然开朗——这是收获的季节。
    王国维教授所描述的三个境界,通过三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长久地留驻在世人的内心中。
    但是,每每读到这里,心中总感到一丝丝遗憾:
    王国维教授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虽然形象生动,但是,这“三境界”的说法仅仅是人生第一境界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的终点,只不过刚刚达到人生第一境界——“看到”。
    不是吗?
    请你将三幅图画连缀成一幅画面观察:
    一名求索者孤独地行走在探索道路上;
    他孜孜不倦地思考、百折不挠地追寻;
    终于有一天,他参悟到了事物的真谛,
    发自内心地领略到“真善美”的情怀。
    他于是发自内心地感叹一声:
    “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你’!”
    “看到”是人生能够达到的第一境界。
    许多人在看、在想、在说、在听、在做、在悟,
    但是,许多人常常都没有进入过“到”的境界。
    因为,
    看,不等于看到;
    想,不等于想到;
    说,不等于说到;
    听,不等于听到;
    做,不等于做到;
    悟,不等于悟到:
    ……
    人生中追求的第一境界,
    恰恰是这“到”的境界。
    当“你”没有接触、没有经历某个事情的时候;
    当“你”对某事物不很了解、知之不多的时候;
    当“你”观察不到某一个特定事物全貌的时候;
    当“你”无法把握特定事物的特点的时候……
    这时的“你”,
    糊里糊涂地追随、懵懵懂懂地行动,
    对事物不甚了了,对外界知之不详。
    经过一段摸索与坎坷后,终于有一天,明白了一点事理、悟通了一个道理、发现了几个“秘密”,于是发自内心地感慨道:“原来是这样!”
    这时的“你”进入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领导是领导、看职位是职位、看事业是事业、看家庭是家庭……”的境界,成为一个比较清醒、比较明白的人。
    任何人,在没有经过亲身经历的时候,很难达到“看到”的境界。
    有时候,虽然经历了亲身体验,由于当事人“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反而陷入“当局者迷”的境地,于是也无法进入“看到”的境界。
    因为冥思苦想不得其解、
    因为遍寻路径不得其踪、
    因为旷日持久不得其要……
    一旦悟透,自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领悟和茅塞顿开的感慨。
    你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这段描述不正是“看到——原来如此”的肺腑之言吗?


    如果愿意进一步分析与思考,你还可以
    领悟到人生的第二重境界——“看透”。
    “看透”阶段的“我”,
    经验丰富有积累、
    知识丰厚有创意。
    “我”历经坎坷、饱受挫折后,达到事业顺达、人际协和的状态,无论遇到什么惊喜或者麻烦,都能够以“处变不惊”和“曾经沧海”的坦然,面对各种各样的变故。
    “看透”阶段的“我”,开始进入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看透”阶段的“我”——
    “看山是景色、看水是心情、看领导是责任、看职位是机会、看朋友是价值交换、看家庭是身心居所”……于是“我”不禁脱口而出:“不过如此!”
    进入“不过如此”境界的人,既存有一种“过来人”的感慨、也保持一种“超越者”的感触。
    达到“不过如此”境界的“我”,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内心体验和悟性会大大超愈普通人。
    由于历经磨难而达到了“看透——不过如此”的境界,
    这时的我,有一种超凡绝俗的体验和一览群峰的傲视。


    “看开”是人生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修禅人讲:“饥来吃饭倦来眠、此中修行道更玄”。这句话与“我来问道无余说,月在青天水在瓶”异曲同工,都有些“看开”的意味。
    曾经有人游历长江全境、遍览锦绣河山之后感慨道:“到得归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也是“曾经沧海”后的肺腑之言。
    更有人总结作诗的最高境界说,做诗的最高境界不是绮丽、清新、委曲、悲慨等等诗情画意的场景描述,而是——“眼前景致口头禅”。
    不是吗?
    想想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想想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想想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原来,
    作诗的最高境界就在“眼前”和“口头”!
    笔者在人生低谷的时候,
    曾经有一位朋友点拨说:
    过去的一切已经成为历史,烦恼无用;
    现在的一切正在成为历史,焦虑无用;
    将来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忧愁无用。
    把过去的挫折看做经验;
    把现在的麻烦看做挑战;
    把将来的可能看做愿景。
    把握今天、
    创造明天!
    是呵,
    “看开”就是超愈,超愈才有通达;
    “看开”就是开明,开明才有练达;
    “看开”就是洒脱,洒脱才有领悟。
    “看开”阶段的“我”,“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领导还是领导、看职务还是职务……只不过,这时的“山”、“水”、“领导”、“职务”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而不再是表面的山、水、领导、职务。
    “看开”阶段的“我”,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随意激动自己的心境,也不随外人的嬉笑怒骂而随意投放自己的感情。
    “看开”境界的“我”,能够“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悟道、冷心思理”,进而顺其本性地认知、顺其自然地行动。
    如果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此时的内心体验的话,一定是
    “本来如此”、
    “本就如此”、
    “本该如此”!


    所以,
    纵观世间百态、
    领悟人生境界,
    应当这样表述:
    人生第一境界是“看到。原来如此!”
    人生第二境界是“看透。不过如此!”
    人生第三境界是“看开。本该如此!”

    (2) (0)

严冬之道可道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