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大家说,我很喜欢看蔡康永主持的节目《康熙来了》,尽管现在越来越没梗了,但蔡康永的魅力依然无边。这家伙打小就是模范生,而且还多才多艺多金,学的是电影电视,出了好几本书,当作杂志总编辑,连续主持了四届金马奖,在偏安一隅的台湾岛居然唱得一口好京剧。在台湾演艺圈,他算不上相貌出众的明星,可是却有大牌明星的尊崇地位,他走的算是文艺男青年路线,是不可多得的凭聪明才华赢得无数拥趸的艺人。呃,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康永曾坦诚自己是同性恋,据说人太优秀了很容易走上这条道儿,嗯……
我在一所私立学校,待了将近十五年的时间,从幼稚园一再免试直升,一直升到高中毕业。
我代表这个学校,参加很多比赛—–作文,演讲,辩论,从这些比赛拿到的奖状,足够当壁纸;
我也不间断的当班长,当模范生,当学生会主席,当毕业生代表,
可是,我自己心里很明白——
对这些比赛,这些〞公职〞,我都没有热情。
我从来没有把那些冠军杯当成是光荣,
我也从来不认为担任那些〞公职〞是为了〞服务人群”。
我只是凭丛林动物的本能知道,这些冠军杯,这些公职头衔,都可以让我更任性,享受更多特权,也更方便的摆脱困住我的,课本里的世界。
我很冷淡而有效率的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比赛,来赚取我要的空间。
爸妈常常困惑,搞不懂我为什么出去比赛得了冠军,回到家却绝口不提。
他们不晓得,我是以这些冠军为耻的。
我的作文,演讲,辩论,全部都充满了我一点也不信的谎言,用尽了我觉得很廉价的表达技巧。我不得不引以为耻,因为这些跟光荣无关,跟热情无关,只是为了换取更多小小的,不被控制的特权而已。
这是我在这家学校,从幼稚园到高中,学到的重要的东西:人,在某些别人瞧得起你的时候,你要学会瞧不起你自己。
高中的最后一年,我终于用行动唾弃了自己的特权,我编了说实话的校刊,让自己被学校记了大过,用烂成绩惊险毕业,离开这个学校。
我某个程度的珍惜这段〞高度政治化〞的少年岁月,我从中体会到的,不管是腐化的乐趣,还是反叛的快乐,都替后来的我,省掉了很多时间,让我没有再耽溺在无聊的权力游戏里。
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把你抛到空中,接近一下星星,再让你跌进沟里,闻闻自己的臭。
如果你运气不错的话,你会闻得到自己的臭,你会把自己洗干净。
我的运气还不错。
我闻到自己的臭。/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