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恨一本书就像恨一个人

写得有趣在理,尤其是这节:“这种不爱看还得假装爱的读书,确实不是本着人道主义的读书方式。所谓“纯文学”浪潮之后,集中体现为将读书变成一种竞技的风气。你看不懂的,我能看懂,你不爱看的,我能看出玄机,你看过十本,我他妈全看过。体育竞技还有个更高更快更强呢,读书的竞技可不是这样,成绩作假非常容易。”读书本是私事,攀比附会会把惬意的阅读享受变成盲目的虚伪矫饰。

恨一个人的原因,数起来不过三种。

其一是天生的,看第一眼就开始恶心,反胃,发展到宰了而后快。从科学上讲,可能是因为两个生物分泌的激素气味完全不搭调所致。就像猫儿遇到狗。

其二是因为爱,所以恨。认为自己的爱得不到回报,进而失望,委屈,逆反。小妹妹说,郎啊咱们俩是一条心,没想到郎是中山狼。法制节目里好多老婆宰了老公的,抓起来之后的情节经常是一怨妇在马赛克的掩护下追忆美好爱情。

其三就复杂点儿了,本来说不上恨,也说不上爱,可是出于种种原因,还得假装爱。人是种爱装的动物,又是种装不长的动物,装得自己都快吐了,爱就变成恨了。当初装得有多像,此后恨得就有多深。有的头儿一退下来,自己都纳闷:这几个孙子跟我有那么大仇么?其实也没仇,就是当初假装爱您,装得有点狠,现在反弹了。还像使劲弯一根柱子,弯得幅度有多大,撒手之后就会抽得脸多疼。

恨一本书的原因,可以同理推测。

其一是天生的,翻开刚看头两句就受不了了。这多半是因为读者和作者之间搭不上调,幸亏本人没见面,否则真能打起来。比如前一阵有一老在电视上普及辫子朝历史知识的学者,签名售书的时候就挨了一嘴巴。如果这个嘴巴是真挚的,那就说明打人者与被打者在辫子朝的认识问题上有了敌我矛盾,互相不能讨论,一讨论就急。也说明被打者的写作态度与打人者的批判态度很真挚。当然这个嘴巴也可能是不真挚的。那就冤了。

其二是因为爱,所以恨。比如一百多年前的文艺青年“恨红楼未完”。说到底还是爱。

其三就复杂点儿了,还是假装爱的原因。原本也许说不上爱,也说不上恨,可是出于别的原因,你还必须得说爱,而且还得号召别人爱。这么爱久了,也许就恨上了。还也许已经恨上了,自己却反而不知道。

好多爱看书的人,可能都碰到过这种问题。学中文的尤甚,上班以后搞文化工作的更甚。再往细了说,这种假装爱造成的恨,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可以口是心非的假装爱,比如现代文学里的有些诗歌,“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合”之类,高考卷子上要出这么一道题,你敢说他写得次么?但是说他写得好,也可以口是心非嘛,咖啡馆里聊天,照样能骂。还有一种就更复杂了,口固然是,心也不敢非。

记得几年前,我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那时候北大的文艺气氛还很浓烈,一说起什么伟大作品,所有人都沉吟着点头,感触良多,进而往人性那方面引伸。这些作品往往是《尤利西斯》或《喧哗与骚动》或《追忆似水年华》之类,不仅写得特绕,还特厚,一个比一个厚。为了不沦为文学的底层,我所做的工作是:一,使劲看;二,人家提出话题,我也沉吟着点头;三,人家往人性那方面引伸,我就要引得更深。没想到他们丫的越玩儿越深,在考托考g的浪潮下,居然开始讲洋文。这个老q固然不是不懂,可是除了四个字母的脏词儿,没有张嘴就来的能力。于是我被剥夺了引伸权,只剩下沉吟权和点头权。

沉吟与点头之余,我还不能口是心非,还得自我批评相结合。为什么人家那么深刻?为什么人家那么有文化?为什么人家一张嘴就是人性,我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人的性?作为一个想搞文化的人,我得狠抓没文化的一闪念。这么一狠抓,口上固然说是,心非的自信也没啦。

幸亏有一次,碰到一件小事,给我壮了壮胆儿。当时有一戴眼镜的特白特嫩的男青年,以名为探讨实则探底的口气问给我们上课的曹文轩老师:您看过《追忆似水年华》吗。曹老师说:看过。进而补充一句:不好看。我猥琐地窃喜:人家都说不好看,我看不出乐儿来也不丢人嘛。看来我以后还有资格从事与文学相关的工作。

这种不爱看还得假装爱的读书,确实不是本着人道主义的读书方式。所谓“纯文学”浪潮之后,集中体现为将读书变成一种竞技的风气。你看不懂的,我能看懂,你不爱看的,我能看出玄机,你看过十本,我他妈全看过。体育竞技还有个更高更快更强呢,读书的竞技可不是这样,成绩作假非常容易。我认识有的人,据称读书也就是“闻闻味儿”,一本书拿过来,仅通读封面装祯、定价以及内容简介,鲜有进一步�一眼前言后记的时候,可是人家侃起学术来,也是遇神喷神,遇佛喷佛啊。这个方法一旦推广,所谓文化圈可能就剩一群外国名片夹子了。

而这样的名片夹子,跟他聊也未见得聊得出什么花样来。全是外延扩展无主题变奏。外国人名没少认,四大名著的情节却记不清楚。对《红楼梦》不熟的人,汉语写作的能力会高么?我比较怀疑。

要说有不太喜欢的书,我不太喜欢现代主义文学经典。基本都读过,越读越不太喜欢。但我想,这种不太喜欢,并不能说是恨,只是不喜欢假装爱。

如今当个读书的人挺轻松的,书多钱也不差。而且还没有“必须假装恨”的问题——几十年前据说出现过,大伙儿喜闻乐见的书,一夜之间成毒草了,必须批判。没看过也得批判,台湾人讲话:多吊诡。

如今当个读书的人也挺困难的,大伙儿都挺忙,花开花落一床书,那是无业游民。但正因为困难,也就别自己跟自己拧着来了,爱看什么就使劲看,不爱看什么也别自己先瞧不起自己。有了恨一些书的自信,才说明对另一些书的爱。另外,把文学分成三六九等也挺无聊的,谁谁是纯的谁谁是商业的,谁谁是高雅的谁谁是低速的,没必要。有阅读习惯就比没有强,至于爱看什么,只是个人选择而已。尤其是品味稍微高点儿的,看不起所谓品味低的,也没必要,对培养阅读风气没好处。

本着这个精神,文艺范儿的文化工作者和读者应该自我批评:总用”不高兴”的情绪来鄙视”没头脑”,是不够宽厚的。对于精神发育上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关心和同情。就送文化下乡这个事儿而言,郭敬明做得比作协好。(来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