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傅佩荣:来自孔子和孟子的感动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烛照了两千年,虽然这两位夫子长期以来被各色人等别有用心地利用,但千百年来孔子的温情和孟子的睿智仍然让人感动。本文作者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他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原标题:来自经典的感动

作者:傅佩荣

每天发生的事,称为新闻,新闻中总会有点点滴滴的信息,使人在接触的当下深受感动。这种感动来得快,去得也快。久而久之,印象模糊,我们的生活态度依然故我。

由于教书的缘故,我与同学们在阅读经典时,分享了共同的感动。经典代表民族的传统,由经典而来的感动因而更为深刻持久。关键在于化古为今,设身处地想象文本中的意思。

一,孔子的温情

最初念《论语》是为了升学考试,认为那是八股教条,没有选择余地。后来念到〈阳货〉的一章,谈到「三年之丧」的问题。宰我质疑传统「三年之丧」的伦理规范,孔子请他反思「心安与否」的心理状态。宰我根据自由心证,认为自己无所谓不安。孔子只好说:你安你就去做吧!但是他最后说了一句乍听之下很没有哲学意味的话,就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原来前面所说的伦理规范与心理状态,都需推源于人的生理需求:一个小孩下生来三岁才可离开父母的怀抱。

我第一次读到这十二个字,不免心中一震。依常情来说,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中,父亲较易忽略小孩的成长状况。但是,孔子却十分细心,发现了小孩长期依赖父母照顾才可能顺利成长。我因为这句话而对孔子印象改观,认为他的哲学是建立在观察经验上,而不是凭空玄想或只是唱高调而已。

心随念转,我逐渐可以由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孔子的言行。〈乡党〉有两段谈到孔子对待朋友的数据,使我进一步受到震撼。
孔子的交友观,一般谈得较多的是「益者三友」与「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三者有益。「友便辟(装腔作势),友善柔(刻意讨好),友便佞(巧言善辩)」,这三者有害。这种说法很有道理,谁会反对呢?但是落实于生活中,要如何分辨?每一个朋友都有些缺点也有些优点,我们自己不也是如此吗?因此,孔子即使说了,也未必能起什么作用。因此,不如看看他的具体作为。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如果遇到有朋友过世而无人料理后事时,孔子就会说:我来负责丧葬事宜。我们说:「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原来孔子做到了,他对朋友讲究情义,雪中送炭而不以为苦。这样的朋友,可以想见是家道中落或子孙不孝,以致死了没人料理后事。因此,一生之中有个像孔子这样的朋友,就不必担心了。我在年轻时读到这十个字,不免沉吟良久。希望自己能有类似孔子的心胸,为朋友多做些事。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这短短十二个字在说什么?朋友之间互赠礼物并不特别,但孔子怎么回应呢?如果有个朋友在家祭拜祖先,然后将祭肉分赠一块给孔子,孔子会恭敬地作揖拜谢。这表示对朋友先人的尊重,亦即朋友上告祖先「孔子是我的朋友」,所以孔子十分感念,珍惜这样的心意。

相对于此,如果有个朋友作生意发了财,送给孔子一辆马车,孔子怎么回应呢?他说声谢谢,拿过来就是了。他不会作揖拜谢。一辆马车比起一块祭肉,在价格上高了万倍,但是在孔子看来只是「朋友有通财之谊」的平常表现,不值得大惊小怪。像孔子这样的价值观,肯定精神价值远远超过物质价格,试问世间几人能认同?若要真正身体力行,更是不易之至。我自认为根本做不到。但是至少内心十分感动,这表示我的善念受到启发,我也因而更佩服孔子了。

二,孟子的睿智

孟子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人物,晚于孔子一百七十年左右。他最大的遗憾是未能亲炙孔子,而最大的愿望则是学习孔子思想。他的学习见证了「温故而知新」的成果,充分发挥了孔子思想的精华。

我们对孟子的初步印象来自《孟子》一书开头的几篇,不外乎他与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以及各国大臣的交往谈话。这些材料距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但是,仔细阅读某些篇章,并且全部读完《孟子》一书,则很容易受到感动。

譬如,他谈到孔子与古代圣贤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就是:「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这十六个字让我深受感动。古今中外的政治人物,在开始从政时未必没有造福百姓的心志,但是在取得政权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手段?得到政权之后又表现如何?

试问,谁能做到这十六个字?亦即:做一件不该作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因此可以得到天下,他也不屑于做。且不说得到「天下」,许多人仅只为了一点私利就不择手段了!且不说做「一件」不义的事或杀「一个」无辜的人,许多人为了得到天下,可以让千万人头落地!由此可知,这十六字箴言是政治人物的最高标准。如果加上得到天下之后应有的具体作为,更可以觉悟儒家的理想多么让人崇敬!

其次,孟子口中的古人以舜为最生动的典范。他所描述有关舜的故事,可以拍成一部电影,而他所作的一句评论,更是让人心仪。孟子说:舜在年轻时候是个农夫,当他在田里工作,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好像准备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既没有抱怨也没有幻想。后来他的德行传扬开来,受到尧的赏识,被提拔成为代理天子之后,生活情况完全是另一番景观。孟子继续说:舜成了代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大概相当于今日的名牌高档服饰),手中抚着琴,尧的两个女儿在旁侍候着。这时他也一如往昔,好像这一切是「若固有之」,本来即是如此,不必大惊小怪,既不会得意也不会耽溺。他身为代理天子,就认真为百姓服务,造就了「尧天舜日」的理想社会。

我念到孟子的这一小段资料。前面说舜过着农民生活,「若将终身焉」;后面说舜成了帝王,富有天下,「若固有之」。试问世间谁能做到?他志在行道,安于当下,完全不受外在成就所干扰,这实在是人类修行的极致表现啊!

儒家最重视孝顺,但是怎么做才算孝顺?孟子评论曾氏祖孙三代的表现,可谓经典之作。

孟子指出:曾参奉养父亲曾点时,每顿饭有酒有肉。用餐完毕之后,年老眼瞎的曾点问他「还有剩下的酒菜吗?」他一定回答「还有」,然后请示父亲「剩下的酒菜要送给谁?」曾点很高兴地下达指示。孟子认为这是「养口体」之外,还能「养志」,堪称真正的孝顺。

但是,曾参年老眼瞎时情况就不同了。曾元奉养曾参时,也是每顿饭有酒有肉。用餐完毕之后,曾参问他「还有剩下的酒菜吗?」曾元回答「没有了」,然后准备把剩下的食物热一热作父亲的晚餐。孟子说:曾元对曾参只做到「养口体」,而未能做到「养志」。

真正的孝顺必须做到「养志」,就是让父母的心意可以实现。这种观点的基础在于儒家的人性论是「人性向善」。意思是:人只要活着,不管多老,不管是否眼瞎耳聋,他都有「向善」的自然愿望,也都希望可以继续行善。因此,子女奉养父母时,还须养志(养其心意),让父母可以行善。如此,父母的人性要求可以得到实现的机会,也因而可以活得充实而快乐。可惜天下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养志」这一步。

孟子以此为例说明孝顺,实在让人震撼,不得不深深感受儒家思想的细腻与精采。古今中外谈孝顺有超过这个例子的吗?这种观点正好验证了我长期以来所诠释的「人性向善论」。

人性若非向善,则人到老年无力行善时又怎么会依然想要行善?孟子的睿智值得我们激赏,至于他的辩论文采与使用语言之妙,更不待我们费词介绍了。

儒家经典中包含许多处世的见解,是稳定社会的力量所在。我更喜欢由某些篇章语句中寻找让人感动的例子。这些例子历久弥新,隽永无比,因为它们切中吾人良知的原始要求,使读者在阅读时奋然振作,心向往之!

(作者:傅佩荣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