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是两个字:教和育。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送,而是言传身教。你不能一边把作业扔到孩子脸上,一边希望他成为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育不是填鸭,不是吃饱就可以成长,你需要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看看他们怎么想的,听听他们怎么说的,了解他们的世界和我们有怎样的不同。总之,你不能太功利。教育不是复印机,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非常非常好的一篇文!

(一)

前一阵,儿子在学校搞了一些动静,我被请了两次到学校。

一次是儿子在教室里面做“实验”,把课桌侧翻过来放。他认为这样桌面有效面积更大:可以把喝水的杯子放在桌上,而不是扔在地下。

他们那个小教室里塞了50多个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面前的小桌子要装20斤重的书包,还有各种各样的杯子。可想而知:人挨人。

老师打电话来“告状”,宣布儿子精神不正常了。

我当然不信:早上出门还好好的,去学校了,一眨眼就不正常了。

我还是去了学校。把儿子叫出来问:为什么?

儿子说:就是想做个“实验”而已。

我张开手掌问儿子:这是几?

儿子撇了嘴说:5。

我说:妈呀,太正常不过了。我还以为你真疯了呢。

后来,跟老师一起当面沟通了一下。

老师多少有些暗示:你家孩子怎么这样?

我也直说:他在家自由惯了。但有一点,我肯定: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他会注意的,而且他还是有分寸的。

老师说:我总担心他有一天,会爆炸。

我笑了:你放心好了。没事的。

儿子班上刚发生了一起同学出走的事情,学校和老师都很紧张。

那出走的孩子,带了100元钱。在网吧里混了几天,被警察给抓住了,送回了学校。

学校给这小破孩的处分是:操行分为D。这意味着这孩子,没可能跟儿子他们一起升学了。

儿子跟我讲,自从那小孩出走以后,他们班上就成立了互助小组。就是相互监督:看谁的行为不正常,就马上告诉老师。让老师马上通知家长,把危险分子往自个儿的家里带。

儿子就是因为有搞“实验”的怪异想法,而被同学举报,被成功挽救了一回。

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起冤假错案。

我告诉老师,儿子很正常。他可以继续上学。

我还告诉老师:孩子自己感受的方式,跟学校的教育有冲突。他还没有调整好,他需要时间慢慢来,不着急。

大约两周后,我又被叫到了学校。

那天,已经放学了,将近晚上7点了。老师说儿子自习说话,被罚站到教室外面。

结果,老师出来后,发现人不见了。

我说:没事。他自己会回来的。

过了几分钟,老师又来电话,说同学已经把他找到了。这小子居然跑到其他班的空教室,做作业去了。

同学已经把他抓获了,老师通知我到校门口去接人。

我在门口见到儿子。他和同学在说笑,见到我,就把他放了。

我听儿子解释怎么回事情。

儿子说:他们分组讨论作文课,我说话声音大了,老师叫我在外面去站。我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冷,就从后面溜回了教室,拿了作业本,到其它教室去做功课去了。

晚上,我叫儿子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沟通了一下。

儿子没有写检查。他只是告诉老师:当时,他是怎么想的。

过了几天,我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大意就是:

一个文明人,到一个野蛮的地方。他自认为比别人聪明,他以为自己能给野蛮人带来文明。却不料,野蛮人觉得文明人一点用也没有。最后,野蛮人就把文明人吃掉了。

我告诉儿子:所谓正常,不正常,都是相对的。

过了一阵,我看见网上说有一小孩被老师罚站,结果,被冻死了。

我跟儿子说:你有权保护你自己,你可以拒绝不合理的处罚。

(二)

儿子经常说,有些老师喜欢把作业本扔在学生脸上。

我问:为啥?

儿子说:作业没做完呗。

我说:操。

儿子早上7点起床,晚上7点回家。7点30做功课,一直做到晚上12点。作业多如鸟毛。

晚上吃饭的时候,有好多次,是闭着眼睛在吃饭。
我以为他病了。他说:没事,就是想瞌睡一下。

有很多住家远的,动作稍微慢一点的同学,只能熬夜,或者第二天来抄作业。不完成作业,就扣操行分。没有选择。

第一次完不成,写500字检查,第二次完不成,就写千字文检查。然后,请家长,家长也要一起写检查。

我问:儿子,老师会不会把作业本扔你脸上?

儿子说:不会。我一般都做完了的。

儿子说:我已经很过分了,作业没完成,老师也没说什么。

有一阵,我直接在家校本上留言:12点后,该休息了。作业可以以后补上。

很过分吗?

其实,我觉得这些作业是很没有人性的。

有一阵,儿子的操行分直线下降。

儿子说:我还是尽量做完吧。不然,我的操行很差了。

(三)

儿子最怵语文了。他做阅读题和写作文都不行。

有一次,老师跟我说:我觉得他的表达好像很有问题。

我实话实说:是啊,我也纳闷。他小学的作文写的很棒。放假写的影评也很棒。但是,一到学校写作文,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好几次,我拿了儿子的试卷来看。自己做了一下阅读题,几乎没有一道做对了的。

然后,看试卷上的作文题:《走进××时代》,《我最××的一次感受》。无语。

老师为了挽救后进生,把班上同学的写得好的作文找出来,让儿子观摩、模仿。老师说:只要能吸收一点点,考试都能得高分。

我看了看同学们的优秀作文选。心中大喜。

我跟垂头丧气的儿子说:

说实话,这些作文写得一点也不好。开头一段是排比,堆砌词藻。中间又是引用名言名句。到了结尾,为赋新词强说愁。自个的话一句也没有,有个屁的意义。

我说:你得庆幸自己,没写成这样!

儿子不信,以为我是安慰他。结果,拿了优秀作文问了全家人。大家都说:不知所云!

那些优秀作文,在家里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请回学校了。

我说:你要忠实于自己的想法。把要表达的东西先写清楚,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时,儿子他们每周就要写几篇作文。

我认为,这种方法对孩子来说,就是乱弹琴。

孩子们成天忙着写作练习,连看书和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在家里,我也会教儿子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看,去想,然后,让很多的东西自己冒出来。

(四)

比如说,我们如何谈论环保。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话题,是从一则新闻说起的。我经常在饭桌上,说很多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新闻上说:某地修了水库,蛇没了,猫头鹰也没了,老鼠泛滥成灾。

还有一次,也是新闻说:很多现代病,是因为水的污染造成的。

儿子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题,就一直问。我也是略知一二,有点招架不住了。

我给他推荐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当然,为了便于相互讨论,我也重新复习了一次。

儿子看完了,我和他一起整理杀虫剂对水、土壤、生态等一系列的影响。

看完了书,那些现实中的新闻,就成了新的案例。

然后,前一阵,又在吃饭的时候,提到“哥本哈根”。

我跟儿子说:有一大帮人,又在为环保的事情,呼吁和扯皮。

我给儿子推荐了两部纪录片:《难以忽略的真相》,还有《全球变暖的大骗局》。

第一部纪录片是戈尔的环保经典影片,第二部是唱反调的:对到底是什么东西引发地球变暖,提出了质疑。

儿子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

看第二遍的时候,提醒他注意:

1、《难以忽略的真相》是如何说明地球变暖的事实,它阐述的内在的逻辑是如何的;

2、请注意戈尔用了哪些方法,使讲演真实、生动;

3、《全球变暖的大骗局》是如何质疑地球变暖的原因的,它提出的数据和理由何在,它内在的逻辑是如何的,又是如何阐述的;

儿子关心一个问题:

如果地球变暖的话,冰山是从上面融化,还是从底部融化?

儿子去学校问了几个老师。

一位老师说:你在哪儿找的这个中考题!我都没有想到过,太绝了。应该是从上面融化吧。

另一位老师说:应该是从底部融化的。

儿子班上的同学说:可能两种都有。

儿子问我。

我说:你为什么不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呢?我们家有冰箱,有电暖器。你应该自己设计一个方法来验证一下。

我说:我们家,除了炸弹你不能做以外,其它,你都可以做。你知道,现在房子太贵了,如果真砸了,我们都得喝西北风。

(五)

当然,我的教法很浪费时间。有时,一个月看几本书,也不写什么。

我跟儿子强调的是:你得有感而发。没感就不发。感觉少的时候,压一压。感觉来的时候,一挥而就。

儿子就按我说的做。我想,他知道如何围绕这一个专题去处理信息了。

现在做的方式,跟课本上的作业是不同的。

儿子以前做过一道环保的语文题目:给某个地方干涸的河流写一条广告词。

写这样的东西,可以连环保是什么都不需要知道,就可以写了。

有些形容词,你只需要动5分钟心思,就可以完成。华丽、漂亮。

但有些东西,你仅靠词语来支撑,永远都是那么空洞、无知。

我和儿子相互交流,我们从来不关心什么是标准答案。

我承认,我教儿子的做法,看起来很“浪费”。但我知道,我教他这么一次,顶得上他上三年的语文课。

其实,这不只是什么语文课。

我真正的目的是让他自己学会开眼,找到跟这个世界真实连接的一种方式。

这些东西是用来成长的,不是用来考试的。

(六)

我觉得现在的学校的很多教学方式是比较落后和可笑的。

阅读居然会有标准答案。一个毫无感觉,能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牢记在心的人,能重复得好,善于模仿,不越过教参书的行为,会得到更多的赢的机会。

我认为这种教育除了贬低自我,让人变得无能以外,别无结果。

什么人都可以犯错,我会犯错,老师会犯错。大人可以犯错,而孩子们不能。这是什么鸡巴逻辑。

国家用教科书制造了大量有文凭的人,然后,它只是利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人以为自己上了大学后,就平等了。结果,到末了,才发现自己根本没事可做。

难怪,邵夷贝在一首新歌里这样写道:

谁把你教育得善良无害,然后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

谁把你的学历变成一纸空白,然后告诉你这是优胜劣汰。

(七)

再有半年,儿子就中考了。他们已经把下学期的课提前学完了。下期,估计就到了魔鬼冲刺阶段。

儿子憋了气要考前茅的中学。

我在一旁悠悠地说了一句:放松!放松!

我跟儿子说:不要说中考了,考大学都是很低的人生目标。

我说:一个人埋头读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消费,不贡献。这太容易了。上个大学,有啥难呢?

儿子答应我放寒假了,要看看《北大批判》。这是我推荐他看的。

我说:你要忙的话,看第一章的内容就够了。

儿子说:这书写得是啥?

我把书的副标题指给他看:中国高等教育有病。

其实,我想说:中国教育,从小到大都有病。

我跟儿子说:这本书,大概是说,很多有用的东西,以后就没用了。有些没用的东西,以后就有用了。

这解释有点混乱,一如我们的世界。

(八)

看了柴静采访卢安克的片子,突然对教育有点感悟。

我觉得教育是两个字:教和育。

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送,而是言传身教。

你不能一边把作业扔到孩子脸上,一边希望他成为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

育不是填鸭,不是吃饱就可以成长。

你需要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看看他们怎么想的,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了解他们的世界和我们有怎样的不同。

总之,你不能太功利。

教育不是复印机,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来源

标签:

 

11 个评论 火速盖楼»

  1. 很有同感,我女儿也用半年要中考了,原来对她也一直采取宽松的教育态度,让她自己处理解决自己学习上的事,不能一味的认为老师都是正确的。现在的老师只注重升学率,只有教没有育,让学生都象是复制出来的,想想真可悲。可是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大部分家长还是和老师步调一致。所以有时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现在只要分数就行了,唉。。。。。。。。无语

    (0) (0)
  2. 这样的教育毁人不倦啊。

    (0) (0)
  3. 毁人不倦的中国式教育。

    (0) (0)
  4. 或许只有经历过这种教育的我们成为家长的时候,才能够有所改变。

    (0) (0)
  5. 写的很真实!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了?难怪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垃圾货色~

    (0) (0)
  6. 感谢这位妈妈生动的文章。家有小女初长长大,她的经历感同身受。

    (0) (0)
  7. 本人正在读大学,深有同感。
    我要将这个信念一遍遍重复,一遍遍论证,将之深入骨髓。

    (0) (0)
  8. 为什么许多教育工作者都不想琢磨以下问题: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是否正确、坚毅与执着?文理分科是否导致综合知识缺陷与素质结构失衡?有没有评价学科结业的其他方式?如此循环往复的消极影响有多大?
    好的教学不是因为它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的知识更多,而是因为它教给孩子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仅因为它教给孩子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更能够站在学生、站在时代发展需求的角度去思考,让知识随着时代的更替而不断更新,能够学以致用!

    (0) (0)
  9. 谁把你教育得善良无害,然后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

    谁把你的学历变成一纸空白,然后告诉你这是优胜劣汰。大四学生的感觉

    (1) (0)
  10. 当过老师才能体会老师的苦!当过家长才知老师不是谁都能当的。

    (0) (0)
  11. 我们怎么改变,天朝教 育本就如此。我们也是受害者,可是不去学校又能去哪里?心灵智者也许在这里会是傻瓜。每天陪儿子做作业到半夜,我们又能怎么样!难道等上帝?

    (0)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