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梁文道:沒有心的男人

梁文道:沒有心的男人。想像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

“想像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芬妮摩 Conscance Fonimore Woolson)

一、

今天收到一位不认识的作家寄赠的书,她是苏友贞,她的书叫做《禁锢在德黑兰的罗丽培》,一本很动人的文集。虽然其中不少文章都曾在《万象》与《读书》看过。但既已成书,遂再次翻弄它们新的容颜。突然,我就在《狂啸的沙漠》一文看到了这句话,芬妮摩在威尼斯跳楼自杀后留下的笔记里的一条写作纲要。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刺痛了我。

一百多年前,有一个男人看了这句话之后,一直无法释怀,他不停自问:“那个男人指的是我吗?”终于,他替她完成了这个故事,把芬妮摩还没开始的计划写成《林中野兽》。他是芬妮摩的同行,虽然他的作品在生前一直不如芬妮摩的畅销,也不如她受重视;他是芬妮摩的挚友,虽维持了十多年的暧昧关系,但他却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是亨利·詹姆斯,那位不世出的美国写实主义大师。

芬妮摩死了,而我们的大师却来到她那位处三楼的住所烧信,他急忙地毁灭任何和自己有关的痕迹,不只是怕人以为她的自杀是为了他的冷淡,而是他根本否认自己爱过芬妮摩,更害怕芬妮摩爱他。翻箱倒柜,亨利·詹姆斯在寻找一封可能不存在的遗书,他以为这封遗书会有这样的句子:“我不愿意活下去,是因为詹姆斯不能爱我。”

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个未展开的意念:“想像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亨利·詹姆斯此时的行动恰恰印证了这句断言。

二、

我第一读次亨利·詹姆斯,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事了。完全不懂,那时我的英文太糟。第二次是去年看了托宾(Colm Toibin)以他为主角的《大师》(The Master),之后才开始重头欣赏他那纤细精微的敏感。很难有第二个男作家能像他这般,无微不至地同情笔下的女性,刻划她们的无奈和伤痛如自己亲历。可是,他却是一个没有能力去爱的人,“一个没有心的男人”。

最近几年,亨利·詹姆斯从经典中复活为潮流,他的作品是许多学者再解读的文本;他的一生是许多作家再想像的素材。苏友贞的《狂啸的沙漠》谈的就是那些围绕他的新书,而且她很准确地捉住了他的根本缺陷,同时也是他的根本能力。

例如芬妮摩与他的关系,如果他完全不知道芬妮摩爱自己,他为什么要躲避?他替芬妮摩写的《林中野兽》难道不是一幅自画像吗?在这本书里,男主角马乔一生为一种莫名的恐惧缠绕,这种恐惧感神秘得可笑,以致于他无法向任何人倾诉。除了巴特拉姆,她总是静静倾听,默默接受。马乔沉醉在自己的恐慌之中,浑然不觉巴特拉姆的存在,只是恍若无人地自说自话。等到她死了,他才突然明白,根本没有什么可怕的灾难会发生,他的人生安好无事。但是巴特拉姆已经死了,原来,她这么深地爱着自己。马乔后悔吗?这个只能害怕,却无能去爱的人。

亨利·詹姆斯并非一个登徒浪子,相反地,他极度自闭,甚至终其一生都是处子之身,连有没有接吻的经验都是可疑的。他把对人的爱与同情全放进了作品,现实中他不愿面对芬妮摩,想像里马乔却发现了巴特拉姆的深情。爱的能力与写作的才华在他身上成了不能并存的东西。苏友贞在文首恰当地引用了福楼拜的母亲对儿子说过的话:“你的心早已枯死在对文字狂热的执着里。”

三、

亨利·詹姆斯最伟大的作品是《仕女图》(The Portrait of a Lady),灵感来自他的表姝蜜妮(Minny Temple),一个命运悲惨的女人。

她聪明可爱,性格独立,总想离开故乡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但是却活在一个对女性的要求特别严格的社会里,而且家境贫寒,所有的愿望都只能是幻想。更不幸的是她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她央求表哥,在她死前带她去欧洲,游一趟就好。结果,亨利·詹姆斯一个人去了意大利。

詹姆斯后来却还老拿蜜妮作挡箭牌,每当有人问他单身的理由,他都说是因为恋人早逝。恋人?他们能算是恋人吗?在他能力范围以内的小小请求,他都做不到。他为蜜妮做过什么?

他为她写了一部杰作。在《仕女图》里,蜜妮以另一个身份出现,真的去了欧洲,开过眼界,圆成梦想。在小说里,她终于自由了。

所有他不能表达的感情,所有他不能还报的债,亨利·詹姆斯都用小说完成。对于那些爱他的女人,他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但是他压抑,不愿面对。因为他更爱孤独。每当他动起常人的感情,想要握住一个女子的手,或者只不过是去探望伤兵暂摆一副怜悯的神态;他都会立刻想起他那温暖的书房,有一面自己的小窗可以窥看这个世界,坐在那里写作是件多好的事呀。

愈是压抑,亨利·詹姆斯的文字就愈精纯。与他心目中的同代对手王尔德极为不同,王尔德不论在为人和书写上都是一派飞扬,詹姆斯却晦涩幽微,婉转细腻。如果相信看书知人,读者一定以为这个作者充满同情心,宽容博厚。其实他是的,只是这一切都留在文字里。

四、

亨利·詹姆斯穷其一生以书写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少了颗心的男人,他的确不是。只是这颗心完全以潜能的状态存在,犹如种子,本来可以抽芽茁壮,生成大树,但他把这颗种子的所有活路一一切断。他有爱,不过没有爱人的能力。

所以他是一个真正享受孤独的人,因为喜欢孤独的人必定也喜欢爱情;因为唯独在爱情当中,才能最圆满最深刻地体会孤独,而且这还必得是不可成就不会成就的爱情。就这么闭户独居,你不会感到孤独;但是在一个人的怀抱与自己的小房间之中拉锯,且终于舍弃前者回到密室,你的孤独才是完美的。

在这个意义上,亨利·詹姆斯和一个四处拈花惹草的人其实是一样的;两具面孔,同一首级。永远寻找爱情的人并不渴求爱情。他总不满足,那是当然的,世上根本没有他想要的答案,也没有能够止住他渴欲的圣泉。他爱上一个人,然后伤害了别人或者伤害了自己,再随环境给定的路线去寻找下一个人。他想在每一个人身上印证自己的孤独,在每一次恋情里细细品味寂寞的感觉。

否则我无法解释这些所谓“浪子”的动机(浪子,一个被赋予了过多幻想,却终究俗滥可笑的意像)。并且,久而久之,他开始培养出战阵军犬的直觉。例如我的一个朋友,他只用铅笔写信,为的是有朝一日对方可以轻易拭去不愿看的部份,不留痕迹。在每一段关系的开头,他已预感到终结的模样,他永远在投入的同时抽离,在水乳交融的时候孤寂。

“想像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回想半生,我也要否认自已是这样的人;除非直到某日,我终于消磨耗尽那仅余的星火,淬炼出了亨利·詹姆斯的那管笔。或许,这不是太难的一件事。我等待这天,犹如死之必至。春日将逝,冬天还会远吗?

标签: ,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