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

五、在美国读博士

在这个系列的最后,我想就我在美国做学术民工的所见所闻,谈谈在国外生物医药领域读博士的情况。我在那边时间不长,也不是拿学位的性质,所以描述未必准确, 还请在美国读博士的朋友们补充指正。另外,欧洲和澳洲的情况我不了解,请相应的朋友们帮忙补充,谢谢。

首先要岔开了说下目前在中国读博士的现状。

在中国读博士,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策,除非能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这类体制接近国外研究机构的异类,那还稍好一些。如果我本科时的数学物理等公共课能不挂掉那么多,凭专业课成绩和GT分数早就出国读博士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曲曲折折。

中国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博士毕业条件的规定实在是荒唐。虽然在前文中我说过,因为国情不同,如果在我国也像美国那样对博士毕业条件不作硬性规定,而由答辩委员会对博士学习期间,实际所受学术训练的质和量,以及学生实际学术水平进行考察来决定(我在美国就见过没有第一作者SCI论文而毕业的哈佛生物学博士来应聘博士后)。那样的话,先不说国内大部分导师有没有这种考察能力,此制度本身必然导致更大范围内更严重的学术腐败。

但并不是说除了这种当前情况下最合理的方式,就不可以有其它辅助方式。以其为单一标准,比如交大规定理工科博士必须发表影响因子总和大于三分的至少两篇文章,这种强奸学术的规定,逼迫学生要么抓住狗熊将其痛打一顿让它承认自己是兔子,要么就尽量规避风险,尽量在别人走过的老路上试图挖点残羹剩饭吃。

因为创新程度越大必然意味着风险越大,意味着出成果所需时间越长。没有人会愿意拿无法顺利毕业为赌注,去赌自己可能在创新的领域中作出大成就。只有我在前文中反复提到的“少数秉赋异于常人而且运气特别好”的人可以例外。

这种规定,与其贼兄盗弟——高校教师和院所研究员晋升的规定中,关于发表论文质和量的部分一样,是我所知道的学术规定中最荒谬,危害最大的。它们不仅给博士生和青年教师施加了无谓的压力,催生了一大堆在世界范围内臭名昭著的,印出来只能当草纸用的中国式SCI/EI论文(包括我自己的在内),而且使我们这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损害。

昨天排四重奏时我跟Patrick聊天,他是赛诺菲中国(制药)的部门总监。他说据他在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几个地方——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的观察,中国科研人员所做的具有真正原创性意义的研究,是最少的。

这种原创性意义不仅不可能用SCI论文数量来衡量,而且SCI论文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次数也不是准确的标准,因为写论文的时候尽量引用自己人的论文,不管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在文中具有参考意义,这是很自然的。中国人多嘛,所以中国人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上升很快有此一个原因。

相对地,做出一个成果所需的时间倒是一个更有规律性的标准。CNS(Cell, Nature, Science)上的文章,鲜有在一两年之内就做出来的,而那种印出来只能当草纸用的杂志,里面的文章多是同一个课题组一年能灌好几篇的水文。一项真正有意义的原创性工作,除非得到上帝赐予的灵感从而一次尝试就成功,必然要经历艰苦的摸索,反复的尝试,再加上经验,灵感,日复一日枯燥难耐的工作,才能诞生。

中国的博士培养制度,为啥不允许培植这类珍贵果实的土壤存在?

我们的博士学制一般是三到四年,交大去年才延长到四年,又规定延期不得超过两年,像我这样出国交流休过学的,还不能对休学的时间相应给予补偿。去掉疲于对付各种课程(只有赵立平教授的课是真正有意义的,其它都是枉然浪费时间)而无法投身实验室的第一年,论文投稿准备答辩的最后一年,只剩最多四年。

等到导师摸清了学生的特点而给了他合适的课题,学生也锻炼出了堪用的能力,课题做到能判断可否继续下去的程度,又是一到两年过去了。最后只剩一两年时间,想做原创性研究?连失败一次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的情况如何呢?

我有两个表姐都在美国拿了生物学博士,其中一个还在哈佛做过博后,加上我自己做交换生期间的耳闻目见,算是有所了解。

博士读个七八年,在美国太正常了。在这期间没有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的硬性要求,那干什么呢?在学术的海洋中畅游,这才能叫畅游!一开始就是在多个实验室轮转,寻找到你情我愿的最佳组合。然后,甩开胳膊游泳。这个领域不喜欢,这个课题似乎做不下去,没关系,只要老板不太harsh的话,就换一个。发表文章不是唯一目标,接受从思维方法到具体技术的严格训练才是要务,也正是论文答辩时所要考核的。

美国博士淘汰率不低,所以含金量在全世界最高。美国学生不怕白读了几年博士然后还是个学士?这当然有点悲惨,不过美国人读博士失败的代价,要比中国人小得多了。在美国,即使开公交车,也可以活得快乐,体面,有尊严。

我的一位朋友在美国读书期间有个美国室友,家里坐拥金山银山,但他偏要学厨师,背井离乡租房做厨师。因为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个优秀的厨师。在这样一个社会,博士毕不了业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

可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这里博士毕业要求很硬,而达到要求之后,盲审通过,答辩不过是走个过场,顺带教授们聚个会吃个饭。我从来没听说过发表论文达到要求,大论文通过盲审而在答辩现场被枪毙的事情。从而这个仪式也就失去了其作为人类社会中,就学历而言最高层次的智慧展示和交锋,这样的光辉和神圣色彩。

对于有足够才干和机遇的人来说,出国读博士是不二选择。之前的文章只是写给那些已经在国内上船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以后还是要在国内上船的人看的。那么,在美国读博士要注意什么呢?

一、千万避开三种导师:中国人,女人,AP(Assistant Professor,刚取得教职的人,最低的职称)。

中国老板往往擅长欺负自己的同胞,而且自己也是干活不要命,所以学生也不得不卖命干活,这是出名的。我们读书是为了锻炼和完善自己,不是去卖命的。

女人呢,做到教授,尤其学术光环闪亮的,跟普通的贤妻良母几乎必有本质区别,这是不言而喻的。科研能力强的女导师,有好多都不婚,结了婚而家庭幸福的也很少。自己的家庭都不幸福,做她的学生能幸福?

至于AP呢,刚拿到教职建立实验室,急于出成果,各方面条件又有限,一个学生干两三个人的事情。实验室规模又小,成天盯在学生屁股后面。

我在美国短期呆过的两个实验室,第一位老板是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中国人,但也是在学术圈里已经是一流大牛,而自觉自愿每天朝八晚二到晚三(就是第二天……)在实验室,年中无休的特殊人才;第二位则集中国人,女人,AP三项于一身。于是,我那暗无天日的生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无数前辈们用血泪买来的教训,可不止我这孤立的两个例子,绝对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弟妹们切记,切记!

不是说这三类人当中没有正常一点的,只是要冒太大风险才可能找到,何必呢?斯斯文文,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欧美学术大牛,一抓一大把。他们实验室里面贴的不是Rules&Regulations and Protocols,而是lab party and tour的欢乐照,晚上和周末不会像中国老板的实验室那样总是晃动着人影,门口却挂着比中国实验室更多的CNS文章。不像我这样被直送地狱而有选择之自由的朋友们,你们选哪种?顺便说句,碰到印度老板也要绕道走,原因和中国老板差不多。

二、Hard Working。

这还是必须的。虽然我们去国外留学,不是用严重损害健康的代价去换取什么,不是为了在一堆中国人之间没日没夜没假期做几年实验,就和在国内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毕竟也不是出去度假的。

在美国做科研,软硬件条件确实好,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有丝毫的松懈。除了像爱因斯坦那种天才,拍拍脑袋演算几张草稿纸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理论,大部分人做科研即使运气再好,也离不开非常勤奋的工作。

基本上,在劳动密集型领域读博士,想每天晚上都窝在家里,周末总能正常享受,属于痴心妄想。用功当然也得讲究方法和策略,不过楼主作为一个在错的船上无甚成就的家伙,在这些方面提不出什么建议。只是告诉大家,在国外一样要过不是正常人的日子。

三、多交外国朋友。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生活上的朋友。

在美国这样一个大部分人口都是信徒的基督教国家,我所遇到过的大部分老美确实比较善良,易于交往。初来乍到,当地的朋友所能给你的帮助和安慰非常重要。我在那里认识了学校乐团一对老夫妇,在那里他们就是我的美国父母,很多难关是他们提供帮助才度过的。五年来我们一直还保持通信。同龄人中也有很多非常nice的。

回忆起来,当时认识的中国人中甚至没一个记得起名字的,而外国朋友依然可以随口叫出一打名字。并不是我崇洋媚外,中国人之间,尤其不知道为什么在国外的中国人之间,缺少美国人那种单纯,直率和真诚。我所在的小城市位于中部地区,民风淳朴,东西海岸大城市不太一样。但不管怎么说,即使只是出于在这几年中多些玩伴,困难时多得到些帮助和安慰的功利性目的,多结交一些来自不同文化的朋友没有坏处。

第二层含义,多到其它实验室串门,多搭讪欧美学生。

他们在科研方面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方法等等,很有益处。具体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浮云,而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才是博士学业真正带给人的学术方面的财富。从小在应试教育的泥坑里摸爬滚打长大的中国人,不利用出国学习的机会补补自己的短板,岂不可惜?不用说了解异国文化,拓宽自己视野等这些非学术范畴的好处了。

四、多参加学术活动。

欧美国家的学术活动通常免费提供不少好吃的,上面的人讲PPT下面的人咔咔开易拉罐嚼bengal并不奇怪。不过这当然不是重点。我觉得美国学术界相对中国来说,最大的优点不在硬件设备,而在于参加不完的高质量学术活动。

不像国内一些什么博士生论坛之类搞得形式大于实际意义,美国学术机构中的seminar,以我所参加过的而言,那种大家勤于思考踊跃讨论的氛围,在国内几乎找不到。更不要说从早开到晚的讲座,大师云集。就我所在那个小城市的研究所,短短几个月内,生物医药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就来过好几个了,我在交大十几年都没见过那么多生物医药领域诺贝尔奖得主。

关于在国外读博士的Tips,就先说到这里了。

才 1 个评论 火速盖楼»

  1. 非常非常感谢这位同行师兄的箴言流露。我还是本科,还有希望。

    (0) (1)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