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毛泽东为什么对孙悟空的解读前后不一?

毛泽东对孙悟空的感情和态度,经历了两次变化,三个阶段。

p900368599_副本

文/丁启阵

文学名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一个集魔性、猴性、人性于一身的英雄人物。它神通广大,机智勇敢,不畏艰险,蔑视权威,反对教条,公而忘私,积极有为,虽屡遭冤枉斥逐,仍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忠诚于师傅唐僧及其取经事业。

毫无疑问,取经路上,他是唐僧三个徒弟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的一个。没有他尽心竭力的保驾护航,唐僧的取经事业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几百年来,孙悟空这个文学形象,深受老百姓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景仰和喜爱。

由于孙悟空的忠而被谤,信而见弃,能而无位,许多人在内心深处对它怀有深刻的同情,能随时产生共鸣。在《西游记》的诸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无疑是最容易被读者(受众)当作自己化身的一个人物。因为,文艺作品的读者(受众),绝大多数是普通民众,孙悟空的超人能力和勇敢精神是他们所缺少因而渴望拥有的,他们的职场、人生遭遇跟孙悟空有许多相似之处。

跟普通读者对孙悟空始终怀有敬仰喜爱之情不同,毛泽东对孙悟空的感情和态度,经历了两次变化,三个阶段。大致如下:

第一个阶段,认同、赞赏孙悟空。

1945年8—10月,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为了争取国民党内部分力量的支持,以便有利于谈判,去见陈立夫。谈话中,毛泽东以孙悟空自况:“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竖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连弼马温也不让我们做,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参王炳南《阳光普照雾山城》)

1942年9月7日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的一篇题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社论中,毛泽东借《西游记》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的故事,说明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

第二个阶段,把作为批判对象的知识分子和敌对势力比作孙悟空。

1953年9月16—18日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讲话中(其中一部分被整理为《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一文),借用《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里的故事,把知识分子比作企图变化为土地庙以欺骗二郎神、终于因为尾巴难以变化被二郎神识破的孙悟空,“孙猴子七十二变,有一个困难,就是尾巴不好变。他变成一座庙,把尾巴变作旗杆,结果被二郎神看出来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就是从那个尾巴上看出来的。实际上有这样一类人,不管他怎样伪装,他的尾巴是藏不住的。”

1957年7月,在上海一次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先是引用《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孙悟空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的故事,阐述人需要锻炼的观点,“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头一锻炼就更好了,孙悟空不是很厉害的人物吗?人家说是‘齐天大圣’呀,还要在八卦炉里头烧一烧,不是讲锻炼吗?”言语之间,有了要锻炼知识分子的意思。

接着,更是借第六回的故事,明确、严厉地批判起知识分子来,“我历来讲,知识分子最无知识的。这是讲得透底。知识分子把尾巴一翘,比孙行者的尾巴还长。孙行者七十二变,最后把尾巴变成旗杆,那么长。知识分子翘起尾巴来可不得了呀!”(《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不同于1942年的那篇文章,把自己比作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胜券在握,天下即将归自己所有的时候,1949年3月5—13日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所作的报告中,更进一步,把敌人比作孙悟空。

他说:“我们既然允许谈判,就要准备在谈判成功以后许多麻烦事情的到来,就要准备一副清醒的头脑,去对付对方采用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兴妖作怪的政策,只要我们精神上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就可以战胜任何兴妖作怪的孙行者。”把共产党政权比作铁扇公主,把孙悟空说成“兴妖作怪”,令人意外。

第三个阶段,重新肯定孙悟空,再一次拿孙悟空自况。

因为自身施政的一系列失误,刘少奇的声望不断上升,自己在党内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出现了所谓“现代修正主义”思潮,毛泽东的心情很不好。写于1961年11月17日的一首诗中,毛泽东又把孙悟空扶上真神宝座,“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泽东说自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说自己身上有虎气,是为主;也有猴气,是为次。尽管只是次要的,但自比孙悟空的意思十分清楚。

了解上述毛泽东对孙悟空这个文学人物解读的两次变化,三个阶段,得出“屁股决定大脑”之类的结论,未免太肤浅,对伟大人物太不恭敬,也太落俗套,太消极了。我认为,比较明智的态度是,从中学习政治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的处世智慧。(来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