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蒋介石:一位尚未完全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

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无法跳过的历史人物。他在1927年以“上海征服者”形象首次登上《时代》封面,直到1976年以退守台湾岛的形象去世,蒋介石前后10次登上时代封面。这既是蒋介石个人命运的浮沉缩影,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浮沉缩影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同去年九月九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笔者文章一样,仅以公开报道中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时代周刊》对蒋介石的十次报道来尽可能客观的记录这一系列历史瞬间并供大家参阅。

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rose out of the Sun-set”(在孙陨落之后升起)。封面故事里讲述了一周以前的上海,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武装斗争中,“布尔什维克”与美国水兵发生的冲突。美国人笔下1927年的蒋介石,已是那个大家熟悉的光头形象。画面上的蒋介石眉头紧锁,杀气十足,一副威严的军人派头,呼应着画像下对他“蒋介石将军”的称呼。8天之后的4月12日,血腥屠杀共产党人的 “四·一二”由此成了第一次国共分裂的标志性事件。关于这期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

辛亥革命时期年轻的蒋介石

其实年轻时的蒋介石也是一表人才的,上图是辛亥革命时期年轻的蒋介石。

《时代》1931年10月26日封面:蒋介石和夫人

上图为《时代》1931年10月26日封面:蒋介石和夫人。He threatened Whampoa ang Japan(来自黄埔(广东)和日本的威胁)1931年2月蒋介石软禁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引发了国民党内部剧烈的反蒋高潮。五月,改组派、西山会议派、胡汉民派、林森和孙科派,以及两广实力派人物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成立了一个“非常会议”,寄寓香港的汪精卫应邀出任广州“非常会议”的政府领袖。不同时期反对过蒋介石的派别,在这一时刻会聚到了一起。同年9月初,广州政府派军北上讨蒋,宁粤战争爆发。正在此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外敌入侵,宁粤双方迅速达成和解。10月14日,蒋介石释放被软禁的胡汉民。12月26日,蒋介石宣布下野。

蒋介石与宋美龄

在十天前笔者一篇《历任第一夫人》的博文中不少网友都在问为何蒋宋合影我选择了一张看起来不是最有风采的蒋宋合影,在此一并回答,主要是看重那照片张作为《时代周刊》封面的历史意义,上图为少见的蒋介石和宋庆龄比较亲近的合影,蒋介石将右臂亲昵的搭在了宋的肩上。

《时代》1933年12月11日封面:“中国领导人蒋介石将军”

上图为《时代》1933年12月11日封面:“中国领导人蒋介石将军”。1933年7月,因此前国民党军队在进攻江西苏区时屡遭失败,蒋介石认为是各部队的中初级军官武德、武学尚欠深造所致,遂决定在江西省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以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年9月,调集优势兵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江西苏区。任命顾祝同为北路军总司令,以陈诚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率军由北向南进攻苏区;同时以重金收买陈济棠为南路军总司令,出兵两个军封锁江西、广东边境。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事变。He couldride of six direction——这一年的蒋介石,一句six direction可谓戎马倥偬的形象体现。

《时代》1936年02月24日封面.日本天皇裕仁、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中国蒋介石将军

上图为《时代》1936年02月24日封面.日本天皇裕仁、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中国蒋介石将军。The spokesman:”one false step-one mistake-will go bang like a fire cracker”(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这个标题和配图形象的反映出当时中国面临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形势。日本在完全占领中国东北后,于1933年2月起开始进攻长城各口,并向华北进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已改变原有对日政策,中国军队在此间的战斗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与此同时,蒋介石1935年10月18日在南京主动会见苏联驻华全权代表鲍格莫洛夫,蒋介石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苏联方面的积极响应,苏联决定联蒋抗日,以此回击日本提出的中日联合反苏政策。1936年2月,蒋介石在中日苏三国外交博弈中取得了相当成果。

上图为《时代》1936年11月9日封面:蒋介石将军

上图为《时代》1936年11月9日封面:蒋介石将军。这也是蒋介石在1936年第二次登上《时代》封面。Good roads, good morals, good bombs are his answer to japan。“新生活运动”这个名词,最早见于1934年2月17日,蒋介石在南昌于调查设计会所作的演说《新生活运动发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著名摄影师孙明经的纪录片,相信会和笔者当初一样颇感意外。

蒋介石书法

早在1932年4月,蒋介石对中央政治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说《人格与革命》中,即提出除了“亲爱精诚”四字以外,尚要加上“礼义廉耻”方能“挽救堕落的民德和人心”。他又发表《复兴民族之根本要务——教养卫之要义》,说明“礼义廉耻”的重要,谓唯有教育和“礼义廉耻”“才是复兴的唯一工具”。当然,他不会想到,登上《时代》封面后不过一个月,西安事变会降临到他头上。

一脸冷峻的蒋介石和心事重重的张学良合影

上图中为一脸冷峻的蒋介石和心事重重的张学良合影

《时代》1938年1月3日封面:蒋介石将军和夫人

上图为《时代》1938年1月3日封面:蒋介石将军和夫人。伴随着1938年蒋介石宋美龄联袂成为《时代》年度人物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积极部署,先后指挥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至1938年10月,使日军伤亡45万余人,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就此破产。“any sacrifice should not regarded as too costly”,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中国军队用上百万的惨重伤亡为这个标题做出了鲜红的注解。仅从时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在淞沪会战中那句“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即可见战争的惨烈。详情可以参阅笔者之前的抗日纪念文章三部曲。

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后庐山发表著名的《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上面《时代周刊》的标题出处源于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后庐山发表著名的《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其中结尾那句:“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番铿锵有力的讲话不知鼓舞了当时多少中华热血男儿走上战场。上图为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

上图为《时代》1942年6月1日封面:蒋介石。

上图为《时代》1942年6月1日封面:蒋介石。武汉保卫战结束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表示了继续抗战的决心,汪精卫等人成为亲日伪政权。Five hard years, but the next is the hardest——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但曙光已经微现。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美英同盟,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得到了美国物资和财政援助。1942年2月16日,中国政府应邀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相对应的是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其中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日记中“接获美、英自动放弃治外法权之通告,此为总理(国父)革命以来毕生奋斗最大之目的,而今竟得由我亲手达成。中心快慰,实为平生唯一之幸事。”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重大事件。

 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

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这是近现代史上中国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并为日后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基础。

《时代》1945年09月03日封面

上图为《时代》1945年09月03日封面。After eight years of war,the challenges of peace——八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1945年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和平还是战争,成了摆在国共两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蒋介石迫切需要做出抉择的问题。

上图为蒋介石和毛泽东于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的合影

上图为蒋介石和毛泽东于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的合影

《时代》1948年12月06日封面

上图为《时代》1948年12月06日封面。The how it zers could now be heard in Kansas City——榴弹炮的声音,远在堪萨斯城也能听到。1948年9月-11月的辽沈战役、11月6日开始的淮海战役,以及11月29日开始的平津战役,无论是已经结束还是正在进行之中,对蒋介石来说形势都不容乐观,以五大王牌为代表的百万主力部队灰飞烟灭。国共内战的天平早已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扭转,这个转折点具体在什么时候,不但是蒋介石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留给后人的一道谜题。

3382484795133073816

上图为1955年的封面人物蒋介石,名字前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独地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很难说清是眺望还是守望,也许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这一年的蒋介石已年近七十。之前的朝鲜战争没有给他带来“反攻大陆”的机会。1955年,蒋介石炮制“孙立人兵变案”,中国远征军抗战名将孙立人从此被囚33年。也许,这可以视为蒋介石统治下的台湾基本政策由外向内转变的一个标志。

下图为1967年,時年80岁的蒋介石坐在海边,手执望远镜,遥望大陆,此时其复杂的心情的无人知晓。

1967年,時年80岁的蒋介石坐在海边,手执望远镜,遥望大陆

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

中国有“盖棺论定”之说。人死之后,其历史地位基本就确定了。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盖棺”而不能“定论”,蒋介石即为一例,他过世38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近年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以及其曾孙蒋友柏的创业经历,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个人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他从未间断一天的近百万字的日记。

蒋介石

同去年九月九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笔者纪念文章结尾一样,笔者再次建议,古人告诉我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大家只有在尽可能多的了解历史的前提下才有助于形成自己相对完整客观的判断。(来源

标签:

 

4 个评论 火速盖楼»

  1. 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

    (16) (10)
  2. 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中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历史最终会给后人一个明确的答案。

    (17) (5)
  3. 如果,内战胜利者是国民党,会不会少走那么多邪路,比台湾更好?

    (15) (4)
  4.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但是我们不可忘记
    蒋介石和国民党军在中国历史上
    的付出
    例如开罗宣言

    (10) (5)

足迹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