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7个维度解读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世间已无铁娘子

thatcher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4月17日伦敦当地时间上午11时开始,葬礼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前首相布莱尔,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爱丁堡公爵以及美国前副总统吉克・切尼和前任秘书长亨利・基辛格等超过2000多名嘉宾都会参加此次葬礼,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也会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葬礼。

今天,我们再通过7个维度,为你解构这个强悍女人的一生。

1、她“搞垮”过的外国政权

1991年,已卸任的撒切尔毫不掩饰地回忆说:“我们所做的就是‘泄露’我们拥有武器的数量,有意夸大,以诱使苏联加大军备投入。”在这次演讲中,她回忆了“搞垮”苏联的过程。1983年9月8日,她邀请苏联问题专家到首相别墅详谈,由此确定了从内部瓦解对手的策略。冷战期间,撒切尔去了匈牙利,也去了莫斯科,并且组建了强大的苏联问题智囊团。于是,西方发现了“能够掌握大权”的戈尔巴乔夫,后来又发现了叶利钦,帮助他成为“人民阵线”的领袖,并在“8·19”事件中坚定地支持了叶利钦,最终看到苏联解体。

在结束南非种族隔离政权问题上,撒切尔做出了外交生涯中“最大的误判”。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对南非实施制裁时,她提出“建设性的接触”,最让南非人难以释怀的是,她把非洲国民大会称为“典型恐怖组织”,并邀请实行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政府的总统与外长访英。

2、与她称兄道弟的男人们

一个女人,一旦进入国际政治界,必定要适应长期由男性把持的交往规则,但也并不妨碍她突破常规。

美国前总统卡特对撒切尔心存敬畏,因为“头一次,我让一个人对着我说了45分钟,而我自己只说了5分钟”。对他的继任者里根来说,撒切尔就是一位“政治上的灵魂伴侣”。两人都笃信个人主义,都反对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国家对市场干预,反对苏联政权。在撒切尔眼中,里根“热忱、有魅力并且直率”,最重要的是和她“直觉和想法几乎都一样”。撒切尔也是第一批接触戈尔巴乔夫的西方政治人物,她觉得戈尔巴乔夫的个性完全不同于那些模式化的共产主义苏联领袖。因为他“或微笑,或开怀大笑,善用手势和音调,是个辩论家,一个充满自信的人”。1999年3月,电视直播了她拜访老朋友皮诺切特,这位智利军事独裁者在位17年后,被控刑讯逼供和谋杀,已被软禁5个多月。但撒切尔依旧感谢他在马岛战争中支持英军,感谢他“给智利带来民主”。

3、中国人最爱看的一段历史

1982年9月,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谈判后,撒切尔在人民大会堂外的石阶上摔了一跤,皮鞋、手袋都摔到一边。此后,双方对香港问题的谈判推进十分艰难。1983年,撒切尔两次给中国领导人发出私人信件,勉强做出让步,谈判才得以推进。1984年,两国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对于那次摔跤,撒切尔并没有在自传中提及,但是她说,1984年,在与邓小平的会谈中,自己称赞“一国两制”是“天才的杰作”,而邓小平谦称这只是“就事论事”。

4、她一开口,霸气凌人

“做大人物就像做淑女一样。如果你需要告诉别人你是,那你就还不是。”抛开性别,作为一个政治家,她的霸气无处不在。“很高兴我被提拔为首相,和其他工作相比,我更喜欢这份工作。”(1979年)淡定背后是付出,当首相期间,撒切尔每天只睡4小时。她坚信个人的力量,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在她看来“没有社会这种东西……生活的好坏取决于我们每个人愿意为此承担多少责任。”(1987年)而她作为首相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奋起直追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 她也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即使经济政策广受责难,她依旧坚定地说“要变你们变,反正女士不会变。”(1980年)

5、总有人在恨她,还很多

按惯例,牛津会给本校毕业的首相授予荣誉学位。但1985年,该校投票决定,不向牛津毕业生撒切尔夫人授予这个学位,以此表达对其削减教育经费的不满。压缩公共开支、削减医疗经费、公共服务私有化,造成了英国贫富差距加剧。撒切尔是有魄力的政治家,但这些改革带来的是民众不满和敌视。她曾出手限制工会权力,她去世后,工会发声明表示“谢天谢地”。而爱尔兰共和军声言要在葬礼上进行“报复”。该组织一直主张统一爱尔兰,曾遭撒切尔镇压。最近,一位阿根廷老兵接受采访时说:“这个恐怖的女人死了。”撒切尔在任时发动的马岛战争让阿根廷失去了对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控制权和649条生命。

6、她最著名的几个绰号

众所周知的“铁娘子”是苏联人提出的,撒切尔笑纳了这个称呼。她不肯妥协的性格让英国政界吃不消,于是她又被称为“蒂娜”(Tina,即There is no alternative,“没有选择余地”),和“伟大的女笨象”。

在担任教育和科技大臣时,她为了削减开支取消了全国学校免费牛奶,毒舌的《太阳报》由此称她是“牛奶掠夺者”。每当她表现出对私有化和市场的推崇,人们就会提及她的另一名号,“杂货店主的女儿”。她自己也承认早年父亲所秉持的独立、节俭、自强的从商之道,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位强势的女首相,威斯敏斯特的男人们心中积聚了太多的不满、嫉妒和无奈,以致不愿提及她的名字,只叫她“那个女人”。

7、两个女人之间:她和女王的关系

撒切尔逝世后,白金汉宫表示女王将出席她的葬礼。女王上一次参加英国首相的葬礼,是送别丘吉尔。

女王和撒切尔年龄相仿,但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对于一些撒切尔的支持者来说,生活优裕、礼节繁冗、不能创造财富,只会继承财富的英国王室,早就不该在这个国家存在。但撒切尔从没流露出对这位女君主的不满,而且有时显得太过恭敬。在向女王行屈膝礼时,她总是蹲得比要求得更低些;在与女王例行会面时,她总是提前15分钟到达。虽然有人害怕首相和女王之间会出现尴尬,比如担心她们撞衫,但3届任期给了两个女人足够的时间相互了解和适应。白金汉宫里的工作人员开始习惯看到两个女人热烈地讨论,因为“女王懂她,知道她不可或缺”。

标签: ,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