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台湾大陆生:有很多大陆人不反对甚至支持张悬秀旗

1457538_754134671279672_785286987_n

从张悬秀旗事件到两岸政治符号默契

文/邵磊

最近歌手张悬的秀旗事件吵得沸沸扬扬。作为在台湾的陆生,也有不少台湾朋友问我们的看法。稍微关注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两岸间对该事件的评论,我们这些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一、秀旗是否与政治有关?

国旗作为一种典型的政治符号,很难说它与政治无关。也许秀旗者是无心的,但这样的行为本身确实带着浓重的政治意涵,这一点不因秀旗者的想法而有所改变。所以招来各别大陆人的抗议是情有可原的。

二、秀旗是否是有预谋的?

张悬本人回应说,是恰好看到有台湾同学手持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于是就接过来展示给大家看。有大陆网友评论,秀旗是一场表达台独立场阴谋。更有人拿出了张悬早先的MV作品以及张悬吉他的贴图,当中出现过支持西藏独立者常常展示的「雪山狮子旗」。无论此次张悬的秀旗是否是计划好的,但从她以往的表现来看,至少可以知道她是一个对政治符号较为敏感的人。

三、大陆人对秀旗事件的反应?

回顾现场,虽然场下一位大陆女生的「不要政治(no politics today)」打破了寂静,但大多数在场的大陆人(我相信当中一定有为数不少的大陆人)却并未因此而群起攻之。在海外,很多侨社会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作为中国的国旗,也常常有台湾人公开展示这国旗,长居国外的大陆人也大都了解这些状况,所以对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并无太大反感。再就是网络上的评价,可以说各种声音都有,不像台湾媒体所报导的那样「大陆人一片呛声」这么简单。

首先是抗议秀旗的意见。抗议秀旗的人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反对台独,一类是反对中华民国是中国。后者极少,主要是前者。由于很多大陆人对台湾不甚了解,以为台湾所用的国旗、国歌等政治符号都应与大陆一样。待一看到有人秀出与自己不一样的国旗时,就认为那是台独!显然,真正的台独是仇恨那面旗帜的。而不了解情况的大陆人却将不举五星红旗的人都归为台独。有什者,如愤青,更是恶语侮人。我想无论是站持怎样的立场,都不应该恶语相待。

再者,还有非常多大陆人不反对、甚至支持秀旗行为。这样的人大体有三类:一是亲中华民国者,有理性支持的知识份子,也有感性支持的「国粉(中华民国/国民党的粉丝)」或民族主义者;二是对台独(或藏独、疆独等)无所谓、同情、甚至支持者;三是无论自己立场为何,都认为要尊重他人主张的人。第二种相对较少,第一、三种越来越多。尤其第一种,随着大陆官方、媒体与民间对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史评价的趋于客观和积极,也可能是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致使对现政权不满者将愿望投射于「自由中国」,使得对中华民国有好感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最近的「民国热」。

台湾媒体虽然听见抗议张悬秀旗的声音,但却未向台湾人报导一个全面、真实的情况:还有相当多的大陆人不反对、甚至支持张悬秀旗的声音。片面并加油添醋的报导只能增添两岸人民的隔阂与误解。

四、我个人对秀旗事件的认识?

随着对事情发展的深入了解,我的思想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因为张悬的父亲焦仁和先生是位出名的深蓝统派,所以一开始我认为张悬是以「一中各表」的态度来展现国旗。随后知道她对西藏「雪山狮子旗」的热衷,我开始怀疑她是一个背叛家庭的台独份子。

当我听了她的几首歌、看来她的一些文字,冷静地思考以后,我发现我的想法始终桎梏于统独、甚至敌我关系的狭隘框架里。而她的思想,显然是被我过分解读,也可能比我想得更为复杂。作为一个外省后代的她,家里一定是从小教育她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台湾现实社会的状况却使她迷失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明明我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台湾与中国(大陆)又那么不一样,为何我是中国人而不能只作一个台湾人?」。而且,出于一种感性,她选择同情她认为身陷囹圄的西藏人,于是她贴上那表示同情的标签。

我开始了解到,她,还有许多台湾人一样,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上会有迷茫。秀旗的现场,以及该事件后张悬的回应,都能够暗露出一种复杂的心情。而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行为,些许有着想表达「我认同这国旗,但我与中国(大陆)不一样」的复杂心情。面对台湾人这样的心情,我想大陆人应该学会倾听,了解台湾人这种普遍而又混沌的身份认同。当然,台湾人也要理解大陆人,对于很多政治符号敏感的缘由和心情。

五、如何处理今后可能再次发生的分歧?

以往也有过很多次关于国旗事件引发的纷争。由于大家各说各话,媒体又很少能够公正客观的报导,两岸人民的误解越来越深。我们,在台湾的陆生,更是每天都要面对这些政治符号的议题。我想,再次出现的这个议题,应该让我们来稍微讨论一下如何面对对岸政治符号的问题——比如,我要如何拿着带有「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和「中华民国年号」的各种证书回大陆,这类问题随着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而越来越多。

11月7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说:「我们希望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一代多接触,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感情,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共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国台办的发言给我们吃了个定心丸。至少在此次事件中,大陆做了相当正面的回应。而我们这些在台湾的陆生——今后还会遇到更多此类现实问题的大陆人,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探讨这件事。

我个人希望,两岸之间在「一中各表」的原则下应该尽快达成一定的默契,如台湾大学石之瑜教授『两岸旗歌问题备忘录』一文中所倡议的那样。

注:(《從張懸秀旗事件到兩岸政治符號默契》刊登在《中國時報》,名為[越來越多大陸人對中華民國有好感],本文為2000字完整版,報紙刊登為1000字刪減版。)

标签: ,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