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凌乱震惊了!他们竟然渴望染上艾滋病!

高福利的欧美国家,竟然有渴望染上艾滋病的“追毒者”群体!能翻墙的读者可以观看The Gift (Bug Chasing Documentary)追毒者纪录片《礼物》,感受下不可思议的世界。

bug-chaser

“我没想过我会变成这样……发生得那么快……没人告诉过我。”

这是关于“追毒者(bug-chaser)”现象的纪录片《礼物》当中的片段,已患上艾滋病的年轻人戴利·卡姆在镜头前几度哽咽。

“追毒者”现象,是指一些人主动追求艾滋病病毒,视病毒为“礼物”(the gift)的社会现象。他们把传播病毒者称为“赠礼人”(gift-giver),在相关聚会的网站上十分活跃。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的美国。而据英国《镜报》不久前报道,尽管这是小众行为,但美国一个促成“追毒者”和“赠礼人”聚会的网站已有5000名会员,英国一个关于此行为的脸谱小组也被上千人点了“赞”。

很多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缘何成了他们的最爱?变态追逐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颓废现实?

谁在追逐艾滋病

“这有点像国外一些相约自杀的网站。他们的心态是类似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这样评价。她认为,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本能,一种是死本能,而死本能在这些“追毒者”身上好像特别突出。“他们对于生命的态度激烈,非常极端。他们是那种宁肯涉险,不愿存在的人。”

这些人成为“追毒者”的理由各不相同。许多人确实是为追求刺激,认为“追毒”过程中与象征死神的艾滋病亲密接触,大大提升了性快感。“当他(赠礼人)把致命病毒传给我……我想不出比那更性感的瞬间了。”2003年《滚石》杂志采访的一位追毒者如是说。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追毒”是寻求所谓群体认同的最快途径。无论是曾轰动一时又饱受争议的纪录片《礼物》,还是今年新出品的同题材纪录短片《追逐者》,其中都有那样一个郁郁寡欢的少年:他长期被排斥在社交圈之外,希望通过获得艾滋病迅速融入一个牢不可破的群体。

李银河说,之所以西方报道的这些“追毒者”中很多人来自同性恋圈,“跟他们夸张地争取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关”。这些人不一定都是主动追求艾滋病,但确实有人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太压抑了”。

艾滋病在西方刚被发现的时候,很多都是在同性恋群体内传播,致死率也很高,所有人都对于这种病谈之色变。

“他们有的人天天都参加葬礼,身边有许多朋友、亲人都得了这个病而死,特别压抑,就会有一种反弹,特别生气,破罐子破摔,觉得就是故意(要得艾滋病),就是要不戴安全套。”李银河解析说。

这种“反弹”也被许多研究该现象的学者称为“幸存者负罪感”,指经历创伤后成为幸存者,从而感觉自身做错了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有时会使人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

艾滋病会带来好生活?

但并不是每一个“追毒者”都是幸存的“负罪者”,自称尼克的英国“追毒者”就表示,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获得艾滋病后得到了提高,这也是他对艾滋病并不讳言的原因。事实上,在英国有不少“追毒者”持有和尼克相同的观点,认为艾滋帮助他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身体很健康。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我感到充满了能量。”尼克在脸谱上这样宣称。他还不无得意地说,自己每三个月做一次肝功能测试,经常测胆固醇以及各种常规检查,要是有什么潜在病症第一时间自己就会知道,反而对身体状况更加放心。让他觉得更爽的是,医保(NHS)能够承担所有的检查及治疗费用。

没错,尼克所描述的“更好的生活”的场景确实是真的,而这主要与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和艾滋病治疗模式相关。

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称为“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它建立于1948年,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1200名护士的集体表演,就显现了英国人对NHS的看重和自豪。

在NHS制度下,艾滋病患者能获得“悉心照顾”,并过上“更好的生活”。从费用的角度来说,艾滋病人可以接受免费治疗。这不仅针对其本国的居民,所有在英国境内的外国人(包括游客)也都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同时,英国政府规定,因艾滋病而无法正常工作的员工,可申请获得每周86.7英镑的病假工资,该工资最长可达28周。

另外,从具体实行的角度来看,英国的艾滋病治疗体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果确定已被感染,服务中心将对其进行周期性的血液检测。除了正式的药物治疗外,艾滋病人还可以从这些机构得到安抚情感的心理咨询服务、健康饮食以及常规锻炼的安排,甚至患有艾滋病的孕妇还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措施以阻止母婴传染。

也许正是上述这些细致的照顾、服务以及费用方面的支持,才让像尼克这样的“追毒者”认为感染艾滋让自己“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甚至“充满了能量”。

可怕的“逆现象”

“追毒者”对艾滋病无所谓的态度,还在于他们不少人认为,艾滋病已非那么致命。《追逐者》的导演就说,艾滋病病毒已不再等同于死刑判决书,不少人开始认为它是一种“可控的”疾病。

“在与艾滋病恐慌抗争的几十年,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消除随艾滋病而来的负面印象。”写过艾滋病题材的戏剧的编剧、演员哈维·费斯特恩在评论《礼物》时说。

确实,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对艾滋病的控制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艾滋病并非只是普通的疾病。

让人担忧的是,在消除艾滋歧视的努力中,出现了一种“逆现象”:大量艾滋病的反歧视广告以及治疗药物的广告通常都会宣称,艾滋病患者将过上与常人无异的生活,从而抹去艾滋病的痛苦的一面,于是给人一种“你会没事的”的幻觉。

而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恐惧、羞耻,甚至有时出于一种反歧视的善意,一些人开始避免谈论那些突然出现的疱疹,愈发松弛的皮肤,时常遭遇的呕吐和腹泻,以及那种渐渐失去健康身体的无力感。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艾滋病其实可控”的幻想,从而让许多人丧失了对艾滋病的警惕。

对于很多“追毒者”来说,正如《礼物》当中的男孩所说的那样,当真正患上艾滋病后,他才知道了艾滋病的真相,这一点此前“没人告诉过我”。但一切,已悔之晚矣!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