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和菜头:上班这件事(全6篇)

四、白天不懂夜的黑

要总结上班有什么好,很多人都会抓着头想半天。但是,如果换成列举单位里最让自己讨厌的人,很多人可以立即脱口而出一个名字,甚至更多。是啊,那么多人为了一碗老米钱来到一个共同的地方,除了对老米的那份渴望完全一致之外,也许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同之处。这样的一群人挤在同一片屋檐下,总是会起各种矛盾。工作本身就是制造矛盾的利器,因此,同事之间或者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司空见惯。和同事有矛盾,对方会打你的小报告,用流言蜚语败坏你的名誉,又或者在工作中整蛊你,给你挖坑下药。和上级有矛盾,尤其是和直属上级有矛盾,会让个人处境变得很艰难,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也是让人最头疼的。

上下级的关系从来都很难处理,这是因为对于下级来说,直属上级是自己一切劳累、辛苦、麻烦的源头。而对于上级来说,直属下级直接决定了更上一层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并不一致,方向完全相反。下级本质上是不想干活的,而上级的任务就是驱使下级工作。而对于所有的上级来说,直属下级都是自己职位的潜在竞争者。所以,一个合乎理性的判断是:我不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升职,但是我要确保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会起来取代我。这种矛盾和紧张关系可以通过“垂直领导”这个词窥见,念着念着它就变成了“锤子领导”。这里的“锤子”是有明确含义的,那就是四川方言,含义是男性外生殖器。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用的全都是法术和技巧。在单位里很常见一种“大哥型”的领导,使用人格魅力代替管理,用义气取代规章。实践中这种方法很好用,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大量人望,而且拥有一批死心塌跟随的小弟。经常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某个高管或者中层跳槽,单位里就立即产生连锁反应,一帮人跟着也跳槽走了,大哥到了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个大佬决定一片天空,制度、规章、模式完全靠不住,和大哥之间的义气相比之下要稳定得多。同一个部门,同一项职能,同一种外环境,在某甲手下做和某乙手下做,完全是两种概念和结果。大哥操作良好,整个部门会是整个单位里权限最高、油水最足、干活最愉快的地方。大哥很孬,那么已有的权限和利益都会丧失殆尽。很多职员选择跟人,虽然有押大小的嫌疑,但是在这种社会现实之下,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另一种就是“威权型”的领导,他在某一专门领域内做了很长时间,本身就是专家,资历很深。他几乎不需要说什么,但是下属会坚决执行,因为他就是权威。你所想到的任何问题,他都想过了。你遇见的人和麻烦,他都经历过不止一次。他并不和属下称兄道弟,而是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人人畏惧他,把他当作神一样看待,甚至觉得能和他共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当然是一种光环,但是,这个社会上又有几个人不是生活在光环之下呢?

还有就是所谓的现代管理,在我看来那是标准的法术。核心思想是让普通员工参与决策前的讨论和分析,用度让部分知情权的方法获得员工的支持,让他们误认为某项工作是“自己的”。又或者是用几套表格玩点数游戏,使得活人为了点数而奋斗,原理和拉磨的驴脑门前吊个萝卜是一个道理。管理就是铁手,现代管理无非是在这双铁手上套了一双天鹅绒手套,但是实质并没有任何变化,都是迫使人去干活,无非是被迫或者是被催眠到心甘情愿。

值得分析的类型有许多,但是以职员为着眼点,其他类型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多少助益,所以不再花时间分析。在大哥型领导的手下干活,除开上面提到的实利,还有个人发展上的好处。大哥型领导本身处于上升期,如果他的发展很迅速,意味着你跟着一起分享胜利果实的机会也相应增加。而且,这种个人高速发展一定需要周围有强大的支援,因此你会跟着学到很多东西,他也会主动教你,努力让你跟得上他的步调。但是,这种人在上层的眼中并不让人喜欢,因为他经营私人实力,就像唐代的节度使,在中央权力之外豢养私人武装,拥兵自重。一切管理权限问题都是平衡问题,有一个大哥,那么就一定会有第二个来平衡他。对于上层来说,他们乐于看见相互竞争的大哥们,因为这是在促进单位的发展,只是要小心控制内部摩擦的伤害程度就好了。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意味着风险。一旦带头大哥败落,那么你作为小弟很难继续安身下去。大哥跳槽,小弟跟着跳,我说不好这里面究竟是义气的成分多一些还是不得已的成分多一点。

威权型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发展至个人事业成熟期的资深职员。除去那些光环,面对他们的时候应该想一个问题:既然他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见他提职?答案是很大可能他就到这一步了,这里就是他的极限。关于升职有一个极限理论,就是说应该一直提职,直到这个人显露出不适合目前的工作为止。当然,决定升职的因素并不全在个人能力。无论是什么,反正他到这个位置是不会再继续向前发展了,可以一直做神到退休。在这种人手下打工,优点是很明显的:你个人只要安分守己,日子会过得很安定,不用考虑太多变动的因素。而且,你也有提职的机会,只是时间相对较长,因为对于这种人来说,他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确认你是否合适。缺点在于你可能完全要自学,威权型的领导经常出现在业务成熟的部门,各种工作流程早已确定,每个人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而已。你可能在一个职位上连续干上十年,但是对于整个部门的工作流程一无所知。所以,如果你是个拧螺丝的,那么就可能一辈子都在拧螺丝,不会变更工种。

对于个人来说,进入单位遇见什么同事或者什么上级,这完全是不可控的。别人喜欢或者厌恶你,这也是完全不可控的。有的人就是第一眼见了就烦,不为什么。有的人就是第一眼看了就觉得投缘,似乎也没有什么道理。一个很容易犯下的错误是试图改变别人对你的观感和态度,或者扭曲自己,强迫自己看到别人的优点,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千万不要小看了人性中的顽固之处。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证明了别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是错误的,但别人是否接受,并且真的改变对你的态度,那是另外一回事,任何人都不倾向证明自己错了,而是维护自己任何一个判定。与其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不如争取改换门庭。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有不喜欢你的,但也一准会和你投缘的。社会上有那么多上级,有厌恶你的,觉得你一无是处,也一定有人欣赏你,觉得你是难得的人才。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更不要试图扭曲自己的内心,但可以试图改变自己的环境。找有喜欢你的人,欣赏你的上级,去那里打工,这样一来,因为工作而得癌症的人也能少很多。

工作有一点点像恋爱和婚姻,你得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地方。只有一种极端例外的情形:无论你换了几份工作,但是都和周围格格不入。那么这只能说明是你的问题,要么你改变自己,要么就是说你只适合自我雇佣,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五、钱到用时方很少

十一年前我上班的时候,月薪是720元,加各种补贴奖金,总额是800元。所以,当我听说今天的有些小朋友拿1000元的起薪时,觉得非常吃惊。这是因为当时我上班的时候,单位提供免费宿舍,食堂有伙食补贴,这两项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节省下来是很大的一笔。现在的小朋友要自己租房,要自己开伙,起薪不过上涨了几百元,不知道怎么活得下去?也许,开头几年都还需要家里支持吧?中国的家长总是喜欢说:老子最多供你到18岁,然后你就滚蛋。或者:老子最多供你到大学毕业,然后你就滚蛋。现在看起来,中国人青春不老。父母一直青春,所以一直供养。子女青春期漫长,所以一直接受供养。佛经里说子女是来收债的,大抵不错。

新人上班,走入社会,开头的这个阶段非常痛苦。除了来自工作上的压力,和成人世界打交道的困扰,最大的痛苦来自经济。工作了,按理说就是独立了,但是未必经济上能完全独立。就像一只压满了扳机的枪,但是没有子弹。这时候有无数强烈的欲望,却没有丝毫实现的经济基础。在学校里也就罢了,学生的身份可以掩盖很多不平等。但是,上班之后看别人花钱,看别人生活,这种滋味非常难受。你有了准入证,但是由于没钱而被排斥在诸多成人生活之外,那种恼人的感觉到今天都挥之不去。

很不幸的是,十一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信用卡和ATM。而银行为了拉业务,和各个单位的财务部关系都很好。很快,我手头就有了一把信用卡,而且都允许透支。我长那么大,唯一感谢银行的就是当年他们把透支额度设置为1000元而不是1万。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我苦于钱不够用。结果就是透支提前消费,然后过着还款的日子。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发完工资,赶紧到银行存1000元,偿还透支的款项。然后忍耐一两天,再透支1000元出来花。要点在于,你得在银行开始计算利息之前把钱还上,然后再立即透支。如果当时银行把透支限额设置为1万,那么十年前我早就因为刷爆卡跑路,现在估计正在泰国普吉岛卖烧烤。

在现代社会生活,作为新鲜人来说,谈理财太早,但是平衡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这种功课学校里不教,家长不会。我的父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他们的经济学知识仅限于计算银行利率和国库券利率。到今天为止,他们都认为按揭买房是一种耻辱,一个人应该以不欠债务为荣。你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财富的教授,那么最多有两个字:节约。如果一定要再多说点的话,他们会加上两个字:储蓄。所以我经常说70年代可怜,糟糕的童年,变换的时代。教科书都是旧的,而社会现实是新的。十年前,报纸上报道,家长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方法是给个小存折,或者每天给零花钱做账。今天看起来,觉得这种“培养”简直让人吐血,但是我当年连这种教育都没有。更别说学校里开设股票、地产课程了。

教会小孩子关于商业社会的观念,理解一个商业社会如何运转,让他们懂得如何在这种社会里生存下去,我觉这比什么课程都重要。我们的教育侧重于专业和道德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并非社会人,无法立即下水就开始游泳,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商品社会是滚滚金钱洪流的循环,它残酷,如同鲨鱼。但是它也生生不息,更是如同鲨鱼—鲨鱼没有鱼鳔,有生之日,必须不停游动。个人身处这种社会,也应该如鲨鱼一样,终生以赚钱为要务。一天不死,一天就要保持资产增值。所谓生活质量,所谓社会地位,在这种类型的社会里,永远是钱说了算。所以,应该对钱非常重视,“视金钱为粪土”这种话虽然豪迈,但是真相信了,未必活得下去。

对于个人来说,也有自己的金钱小循环。打工、挣钱然后消费,钱流出流进,构成一个微循环体系。前面讲到所谓平衡预算,就是要竭力保持这种微循环的收支平衡,而且尽量做到略有盈余。“月光族”我是根本不赞赏的,因为活得跟没有明天一样,所以今天必须极尽而欢。所谓把握现在这一刻,或者活在当下,这本身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误读。任何人都有生活模式,模式一旦固定,就非常难以更改。养成了月光的习惯,那么中年还是月光,老年依然是月光。这样的人,在青年时代是父母的负担,中年时是配偶的负担,老年时成为社会和子女的负担,运气好的话,一世不操心,只是苦了周围的人。

生活模式一经确定,效果是惊人的。请看任何一个城市,每个月都有新的夜店开张,这就意味着总有人去消费。这种消费就是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吃完晚饭,坐到八点,然后就屁股上长针,再也坐不住了,觉得心里痒得慌,一定要“出去坐坐”。每晚八点出动,出街游玩,这就是一种生活模式,夜晚的生活是由夜店和酒精构成。我刚上班的时候,和一位同事经常对班,值班守夜。每次到了晚上八点半,他就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魂不守舍。然后就央我代值一会,他冲出去夜访洗头房。一小时后回来,神闲气定,心满意足,然后叫我休息,他替我守夜。

每一种生活模式背后,对应的就是消费习惯。新人上班,因为以前当穷学生当到恨,所以出来习惯性地恶狠狠消费,报复四年没钱的青春。这种纯消费的生活模式很容易建立,包括大肆购物、吃饭、赌博、游怡。放心,你在任何地方总能找到愿意参与的人。一旦一群人形成固定的圈子,生活模式也就固定下来了。即便你想退出,团体里也总有人要督促和鼓励你。今天有谁想不出去玩,但是总有另外的人出来催促一番,最后也就总能成行。总有一天,你要想脱离这种生活,那么就不得不告别一批朋友,难度可想而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变换工作环境或者换了工作城市之后,整个人都变了。这是因为硬生生脱离了原有的那班本朋友,终于得到建立新生活的机会。

工作初期,工友比朋友更重要。事实上,同事对你的影响可能比朋友还大。朋友之间一周不过见一两面而已,而你的同事一周五天,每天八小时,总在你左右。他们如何生活,你就往往会萧规曹随,复制了他们的生活。要小心这里面的不平等,别人是资深员工,甚至可能有家有业。他们出来玩,无论下夜店还是上牌桌,那是用闲钱娱乐。而你赌博技术不精,躲酒技术不够,而且新人又得抢着埋单,是用吃饭穿衣的钱陪人玩,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傻的事情了。结果就是当年我总结的一句话:经济搞垮,身体搞差。

标签:

3 个评论 火速盖楼»

  1. 说的很精辟

    (2) (0)
  2. 感谢LZ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给我们这些新人一些感悟

    (0) (0)
  3.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总结出这些精髓,也只有已经经历过一些的年轻人才能够体会LZ的苦口婆心,篇幅很长,但还是一直被吸引着看完了。
    不是天才,也不愿意做蠢材,只希望是一名普通人,用普通的经历累积出不普通的人生。

    (0)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