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医院看病指南:努力做一个不被医生吐槽的病人

被医生含泪推荐的《病人自我修养》,让每次看病都能宾主尽欢。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arenorg ,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咱们微信里见!

2445-11032Q20R133

一个病人的自我修养——跑医院看病的ABC

文/一锅脑浆粥

从小到大没断过跑医院,尤以最近一年为甚,经验丰富基本上快形成看病SOP了……干脆整理一下好了。

【去医院看病前第一件事:写纸条】

并不是随随便便拿张草稿纸涂涂抹抹…主要是要把病史给好好整理出来,毕竟临场问答时候难免有遗漏,甚至可以看病时候偷懒,直接把纸条给大夫一递(这事儿干过两回),上面都写得有条有理一清二楚了,大家一起都省心。

整理病史要点包括:

1、压缩提炼信息

比如过去的一年间本少爷的影像数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CT、各种电、各种磁……)攒下来得有前前后后20张片子可能还不止。有一次去看专家门诊时候准备工作没做好,就是各种手忙脚乱翻来覆去找片子,手术前的手术后的犯病前的犯病后的远期的近期的……

后来长记性了,再去看门诊之前早早就把满满一个提袋里的所有片子按日期、种类、病症排好顺序编上号,同时单独写一张纸用作索引。大夫查的时候,就可以像图书管理员一样,要哪张给哪张,快捷又准确。最开始没做这准备很大程度是因为主治医生就是手术的主刀,情况基本都熟,不用次次都返回去查老片子。后来换了主治人家得从头了解病程,那就要花时间了。准备工作不充分,耽误的是自己看病的工夫。

除了片子之外还包括比如历次大姨妈时间、程度、表现等等。对大夫而言整整一年前的几月几号在哪里犯了什么样的大姨妈这个信息可能价值不大,所以除了全部详细记录之外,再额外压缩出一个摘要版本写出一个纸条来(就像申请签证或者找工作时候的cover letter),包括大姨妈的最初、现状、近期频率表现等等关键参数,大夫拿过去一眼扫完半页纸就知道这个人大体是个什么情况,然后如果需要进一步询问的时候,随时都有详细资料拿在手头可以备查。

2、找关键信息

写纸条压缩提炼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不过在这个步骤中要额外确保关键信息不被压缩掉。比如前几天右边大脚趾上出了一片水泡,没怎么管它自己慢慢好了,然后旁边又有再来一拨的迹象。去皮肤科的时候描述就是该部位从一周前开始经历了红点、水泡、破溃、愈合的过程,然后现在两侧又开始出现数个红点。

除此之外的关键信息包括:该症状仅在局部出现,没有对称性,平时从未有刺激性饮食,没有除日常活动之外的特殊活动,正在长期服用神经科药物。每一项关键信息都能让大夫排除特定因素或者增加额外考虑。

这些东西问诊时候一项一项挤牙膏地问一来很费劲,二来容易挂一漏万。就像我上大学时候出去金五星批发市场买完东西之后排队开发票,前面的人磨磨唧唧,到我时候一口气对开票大妈报清楚抬头(学校系里)、明细(办公用品)、税点(不加税),大妈情不自禁爽了句“痛快”然后埋头狂写,20秒钟撕条走人。

3、准确描述症状

胃疼了很多年一直没解决,前阵子考虑说还是应该去消化科看看。虽然自己觉得十足的是胃疼的毛病,而且初衷就是抱着想做胃镜的打算去的,但是见了主治还是果断描述为“长期左上腹无规律各种疼痛”,是不是胃的毛病让主治摸完了自己判断去,而不是“您给我开个单子我查查胃镜”。

看病比较怕的就是先入为主上来就跟大夫说“哎呀大夫我胃不好”,碰到负责任的大夫还再检查一遍确认一下到底问题在哪儿,碰到不负责任的那还不干脆省心顺杆儿爬既然你都说了是胃病我就照着胃病给你开药治就结了。

这些东西都整理明白了之后,看病的主诉也就基本上都清楚了。尤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要隐瞒任何可能相关的信息。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看到小姑娘肚子疼送医院然后否认性史,结果耽误宫外孕治疗的报道了,有的救过来了有的没救过来,这时候可不能死要面子耽误事儿。

相比而言,我膝盖幽幽地疼了一个半月之后去看骨科大夫的时候,做好了准备随时招供,是因为当初嘿咻的时候在没床垫的床板上干磨给硌的Orz……另外则是对大夫可能提出什么问题有所预期,做好准备,没能写出来在纸上的内容,也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有问必答且对答如流。

简言之,写纸条就是个换位思考的过程:假如我是大夫,碰到我自己来看病,让我来写病历的话,写成什么样子能让患者和下一个大夫都看得明白?大致照着这个标准整理一下,就八九不离十了。

【第二件事:找准科室】

因为挂错号在医院里被迫团团转的经历时有发生(而且这种事很让病人恼火),就连我这样的老病号都免不了有走眼的时候。前一阵子去精神病院,本来想看心理咨询,挂成了焦虑门诊(因为症状是焦虑嘛),一大早进去分诊之后开了单子做七七八八各种检查,末了到了门诊大夫要给开药,然后我果断说我不要吃药,以前吃过药副作用要命,我要做咨询,大夫一脸诧异那你挂错号了,这里是开药的,你得重新去挂心理咨询的号。于是一上午都白忙了,出去吃饭然后重新排队,还算走运当即挂上了下午的咨询号,不过疑似上午包括心理测试在内的所有检查都等于花钱买安慰剂了。

之前住院的时候也注意到这一点。对面床有个从ICU转出来的被钢筋穿了脑袋的帅大叔,身上穿着各种管子拴着各种箱子他嫌烦了,等主治来查房的时候,要求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给撤掉,主治很严肃的告诉说自己是脑外科的,只能管脑袋的事情,身上那个血乎乎的怪箱子得等胸外科的大夫来会诊,看过之后才能决定怎么搞。

包括我自己也是,去年很奇怪的事情就是,每次一住院吃饭就胃口各种好,然后全家一起怀疑是不是有什么药碰巧也管了胃的病,后来每天输液的时候留心了一下各个药,记下名字去搜了之后,发现有一个叫“洛赛克”的似乎和消化系统沾边,等主治来查床的时候,就提起这个每次一住院就变吃货的问题来,询问是不是跟这药有关系,主治撂下一句“跟这没关系”,急匆匆扭脸就走去查房后面N多嗷嗷待哺的病人了。但是最近再查发现,这药貌似就是防止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合并用药,所以看起来有必要重新去消化科仔细咨询一下。

医院的分科就好比上学课程的分科,数学题要去找数学老师,英语题要去找英语老师,化学题要去找化学老师……虽然数学老师肯定也学过也懂英语,但毕竟不是专长,拿着英语题去找数学老师,或者拿着数学题去找物理老师,就算数学老师的英语再好或者物理老师的数学再好,也都是缘木求鱼的性质。

而且,在医院里不管是问护士也好,问大夫也好,如果对方回答的内容否定且态度并不怎么亲切,多半可能性是这问题提得不对路,或者没问对人,如果问对了找准了专业人士,正常情况下,都会很高兴很乐意有人前来咨询自己的职责或专长的。

就像我约胃镜那天,前台的大姐告诉说半夜开始要不吃不喝,但是我告诉说早上还需要吃药,于是大姐仔仔细细地把情况问了个透,然后留下了我的电话,告诉我早上提前点把药吃了,然后不行就当天上午晚点做,确保镜子进去看得清楚,而不是看一堆染得乱七八糟的东西。

各个医院分科可能还有细微的差别。比如,同样是肛肠系统,有的医院就专门有个肛肠科,有的就只是在普外科常规有个大夫坐诊。这一点在帝都统一挂号平台系统上,比较一下各家医院就很明显能够看出来了。

而且对待同一个病症,不同科室的处理办法也不一样,比如神经内科就是各种吃药调药,神经外科就是各种手术各种检查,两下里其实不乏互补之处;像宣武医院不光是神内和神外,还有个功能神外。挂号的时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妥当,免得看病当天不得不因为挂号科室错误而四处乱转。

而且,还有的时候,挂号本身就存在着诊疗选择的智慧。健康节目里报道过有关的例子,病人出现某些严重症状(比如休克),然后从心外开始恨不得全院各科轮转,所有检查全查了个遍,钱也没少花,最后直到到了变态反应科才发现,就是个比较小众但是又很严重的过敏反应(吃花生之类的……还有更要命的是吃馒头),恍然大悟,一开始怀疑成了心脏病去心外,自然是查不出任何原因来。

出现这种(小概率)事件是怪不得医生的,由于现代社会的科学领域细分的关系,到了某个分科,大夫就会根据自己受到的专业技能训练,按照具体这一方面的思路去排查分析,直到找清楚了为止。

如果有机会从一开始就怀疑对大方向,找准科室,就省时省力了,好比把生物作业题拿给生物老师的样子。如果把摩托车开到自行车铺让师傅去修,效果可想而知,虽然都是两个轮子——正常情况下师傅会打量一番然后告诉说这车得去摩托车4S店挂个号去处理,如果非还在自行车铺搞的话,修完了之后机动车没准变成脚踏车那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第三件事:做好功课,对治疗方案有所预期】

去看病的时候,对诊疗处置一般都会有一定范围的心理预期,比如外伤清创缝合,内科开药回家去吃,急症输液留观,等等之类的。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小概率事件,比如肚子疼以为吃坏了跑过来结果发现是心梗,或者头疼以为感冒查出来脑出血了,之类的。大多数情况下,在预期范围内的,做好准备,至少可以心里大致估计好需要准备多少药费检查费,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让和医生的沟通更加顺畅。

有一次在家里,肚子七扭八歪地疼了后半夜,到白天上午缓了缓似乎好点了,过了上午又接着开始疼,倒没有什么太夸张的其他症状,但是心里没谱,觉得还是去急诊看看放心,于是开车去急诊,接诊的是个被几十号人排队围等的满脸疲惫的年轻大夫,简单问了几句摸了摸就开单子去验尿验血去了——非常典型的排队半小时看病半分钟,不理解的可能还以为怎么就知道开检验单收钱。

不过我一点意见都没有,拿着单子交钱化验去了,因为我心里合计着看这架势,大致是要查淀粉酶排除掉胰腺炎的风险可能性,万一真是这种严重状况,坐在那里干摸是什么也摸不出来的,谁看病都得去化验。查完了之后指标一切正常,回去重新检视了一下,大夫估计可能就是胃痉挛的样子,程度没太严重的时候,不需要什么特殊处理回去歇歇就差不多了,顶多再拿热水袋敷一敷。于是确认了没什么问题之后,我们就欢天喜地开车回家了,药都不用开。

当然,也有过自以为懂,结果差了十万八千里的时候。住院做完血管造影出来,护士给挂上甘露醇,我满以为造影剂用的是某种放射性金属离子,然后是拿甘露醇来络合把造影剂都给洗出来,后来才知道满不是这么回事。造影剂用的应该是碘131,洗的话就纯粹是用水往外洗,输液喝水都算上,给尿出来就结了,而甘露醇是天天都在用,拿来降颅压的。

之前我们家去看病,也遇到过几回不靠谱的状况。比如让我妈一直耿耿于怀的,有次我爸刚一住院大夫就过来告诉“你安个泵吧”,老娘果断拒绝,而现如今老头子好端端的,恨不得连药都快不用吃了。

5年前我刚开始闹胃病时候,有一次去我家旁边的三级医院看,也是,早上刚进去恨不得话都没说完,就被大夫开着各种单子打了出来,当时那个女大夫如同三头六臂一般,给一屋子的老头老太太包括我开各种条子单子方子,各自支到不同的地方,当即气得我回家趴床上大哭一场,由此也导致从此之后,我再也不去那里看病,虽然离家只有公交车三站地方便的很。总的来说,现在的话,大夫开出检查来,我已经不像以前小时候产生一种“怎么又要花钱做检查”的心情了,但前提是大夫仔细听过我的主诉,并且认真地过了脑子考虑。

说起这一点来,从小到大,去医院看病,心态经历的变化大致是,小时候的被带着去医院“随便摆弄反正给我弄好了”,到再大一些手里有零花钱或者开始挣钱了“真讨厌又要花钱”,到现在“去咨询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以前去医院时候是抱着一种修车的态度,推进去反正你就得给我多快好省地修好;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找专家求科普,好比从宜家买了把椅子零件正散着一地,大家一起来琢磨一下这把椅子怎么装起来,虽然其实我自己就是那把满地都是的椅子。

既然是咨询,疗效是王道,感觉医疗建议不靠谱的,我也没必要非得往心里去,就像装泵扎电极之类的,不愿意就不做而已,简单的很。而且九个大夫十个方案这种情况也常见并正常的很,住院时候在病房里就发生过,主治、副主任、科主任在用药量上一人一个主意。每个人接触过的病例经验不同,考虑的角度不同,给出的建议也就不同。这时候但凡主治没换人,其他人的意见统统靠边让位,治疗方案上打起架来只有自己吃亏。

【另外还有一条利人利己的】

在医院里游荡的时候,尽量多主动去看标牌,而不是抓到个人就各种问,实在是不行了找不到看不懂了再去问人。自己看标识这种习惯,是在国外上学时候养成的。国外可没有那么多人做面对面服务,很多东西都是贴门挂墙要自己去看,没人管的。

在医院里,一般像抽血、内镜这些每天都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常见问题注意事项早就整理出来贴在桌上挂在墙上了,做胃镜那天,眼看着前台的大姐对着快要上百号人,把同样的答案一遍又一遍重复,目睹那种耐心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可以想象,来看病的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做这么大的检查,手足无措两眼一抹黑全然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负责接待的,则是要每天把同样的事情重复几百遍。

惭愧的是当天我也没能全部自助,还是有牌子上没看懂的地方要跑去人工咨询,询问之前首先说声抱歉,告诉说自己已经努力去自助了,然后现在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帮助。想来她能听到有人这么说,在一片忙糟糟之中,心里也能稍微舒服点,也会更乐意接待回答我的问题吧,所以说是利人利己。

【好好看病,天天健康……】

【让每次看病都能宾主尽欢,努力做一个不被医生吐槽的病人~】(来源

 

才 1 个评论 火速盖楼»

  1. 修养你妈b,垃圾江湖郎中

    (0) (5)

Han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