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出嫁,任教,流浪:三个中国人在中东的故事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折是机遇还是挫折。也许,是机遇。也许,是挫折。也许,是挫折,也是机遇。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arenorg ,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还有机会和主编小陌一对一私聊喔,咱们微信里见!

large_iwW2_25aa00006aa71191

到中东读书两年了。

曾经有好多人问我,你选择去中东读书后悔吗。还有更多人根本没有尝试去了解就对我的选择嗤之以鼻。我也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后悔吗。我用利弊去解释,告诉别人去哪里,过得如何都是你看生活的态度。可是无论我怎么解释,我总是觉得我经历过的这些别人不会懂。

直到我遇到了这三个在多哈的中国人。我想,读完他们的故事,也许会对我的心情有所了解。

在上学的时候,由于多哈交通不便又没有联系方式,我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学校以外的任何中国人。也就是说,我在卡塔尔认识的中国人不超过10个。直到大二下,我在为选择新闻期末课题头痛的时候,教授说,不如你来挖掘一下在卡塔尔的中国人。

于是,在短短几个星期内,我发了几百封邮件打了几百个电话跑了几十个地方(佳人微信公众号:jiarenorg),终于找到了分散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那些的中国人。而这三个人的故事,是最让我感同身受的。

【出嫁】生活永远没有假设

诸宸:中国国际象棋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2000年嫁到卡塔尔。

(资料图:诸宸,她的丈夫Mohamad,和她的两个女儿)

你永远也不知道换一种生活方式会是怎样,这也没有办法假设。”这就是诸宸嫁到卡塔尔十多年之后的感触。 作为仅有的四对中卡联姻之一,诸宸和她的丈夫Mohamad无疑受到了最多的关注。

1994年,诸宸在马来西亚参加比赛。她一向看不起阿拉伯选手,但是在比赛中居然败给了她看不起的那个选手。那个人叫Mohamad, 也就是她未来的丈夫。

这是故事的开始。

之后诸宸和Mohamad开始了六年艰难的异地恋,一直靠打电话写信维持。2004年,在结婚四年以后,诸宸正式改成了卡塔尔国籍,开始了她在多哈的生活。而现在,作为曾经的世界象棋冠军,褪去美女棋后的光环,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妻子,一个普通的母亲。

我见过诸宸两次,每次见到她笑的时候,要么是在谈论自己的两个女儿,要么就是在谈论自己年轻时候在北京和其他队员一起训练的日子。讲起这两件事,她就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直不停地笑,一直不停地说。

我问她,异国恋情,又是在中东这么保守的地方,她和她丈夫的父母都没有反对吗。诸宸沉默了一下说,有,当然有,而事实证明,他们的反对是对的。有些东西真的无法逾越。

她说 :“如果不是因为爱情的话,实在没有必要嫁到异国他乡。刚刚来的时候孤独感真的难以表达。”

她停顿了一下,又说“但是,有时候想想我也是比别人赚了。因为别人只有一种人生,而我却相当于有了两种。”

我无法确定诸宸是不是真的觉得开心,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佳人微信公众号:jiarenorg),她并不后悔。因为她很清楚地知道什么事都有代价,什么事都没有如果。

【任教】十二年的经历是否可以用成功或失败来衡量

李玲娟:中国射箭历史上第一个奥运奖牌获得者,2002年开始在卡塔尔担任国家队教练

(李玲娟:纪录片截图)

第一次见李玲娟的时候,要她说说自己的故事,她万般推脱说自己现在就是混混日子,实在登不上台面。随便聊了几句之后,她就聊开了。但是一说到自己在卡塔尔国家队的任教生涯,李玲娟讲着讲着居然哭了。我实在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手忙脚乱拿起几张纸巾就赶紧让她擦擦。

于是她开始和我讲她在多哈十二年的生活。其实,更像是找到了可以理解她的人吐槽。

李玲娟2002年的时候被国家体育总局派到多哈支援卡塔尔国国家射箭队。刚到卡塔尔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人来接待她。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李玲娟躲在宾馆的房间里一个多月没敢出门。

“我当时身上没钱,都没人可以搭理我。长途电话那么贵,我打个电话回家都不敢多说。”

好不容易熬到卡塔尔方面派人来接待她,李玲娟以为她可以在这里大施拳脚的时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她大跌眼镜。所谓的卡塔尔女子国家射箭队就是由一帮“业余爱好者”组成。来这里训练的人要么就是为了领工资(卡塔尔人参加此类体育训练国家会发放工资),要么就是来凑凑热闹聊聊天。

更让她受不了的是,没有一个人在严肃对待射箭这件事。她第一年只上了30天班,因为她的学员不愿意来训练。 而到现在为止,李玲娟已经带了100多个新学员,没有一个坚持超过了两年。

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想过情况会是这样。但是听她一说,仔细想想也的确不无道理。卡塔尔人生活如此富裕,对女子体育又不普及,没有动力去训练也是情理之中。

李玲娟说:“学员第一天来训练就问,教练,我什么时候可以参加比赛?我写了个数据告诉她们,你们一天练一个多小时,一年来50天 。而我们中国和韩国,一天练8小时,一周6天。你和她们怎么比?于是她们一听就不来了。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是个保姆,每天追在她们后面。”

讲到这里,她的声音都在微微发颤了。我问她,那既然这么痛苦,为什么不选择回国或者去别的地方任教。

她顿了顿,说,刚开始不甘心,觉得一定要干出点成绩。到了后来就随遇而安了,现在也习惯了工作轻松,工资也高。

于是我突然就明白了,现在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流浪】从公务员到留学生到厨子到店老板

陈沙 多哈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店主,在卡塔尔超过14年

(陈沙:在他的体育用品商店门口修理自行车)

在90年代初能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所以陈沙大学一毕业就成了当时人人羡慕收入稳定的公务员——在西北民航管理局工作。

但是陈沙并不满足所谓的稳定,再加上90年代末期的留学潮,陈沙和他的家庭做出了一个很大的决定:留学。

“当时根本不知道留学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留学(佳人微信公众号:jiarenorg),于是我也决定留学了,虽然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决定是很盲目的。”陈沙说。

当时的出国并不像现在这样容易。前前后后手续办了两年,带上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陈沙成为了去南非的第一批留学生。然而,到了南非的开普敦学院,陈沙傻了眼,当时说好的7000美金一年的学费变成了21000美金。

“我根本负担不起这么高的学费。过了一段时间只能辍学去打工。”

留学梦还没开始就夭折了。

于是陈沙到了当地的一家Ramadan宾馆做起了日本料理。养活自己才最重要,他说。两年之后,当他的南非签证过期,正在犹豫要不要回国的时候,他的老板给了他一个去多哈工作的机会。

“我被老板坑了,老板当时说的是多哈天气很好,强烈推荐我去。哪想到一下飞机就没把我热死。”他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

在多哈陈沙继续做着日料。辛苦攒了几年钱之后,陈沙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积蓄,于是在工作的宾馆旁边开了一家小小的体育用品商店,主要以山地自行车,滑板为主。陈沙只经营“中国制造”的产品。由于价格比别家商店便宜,年数也长,陈沙这家开在角落的小店也吸引了很多顾客。

现在的陈沙说自己很满足。尽管丢弃了国内令人羡慕的工作,尽管在异国他乡辛苦地一个人奋斗着,但是他说他比99%的人都要幸福,因为在这里,他能做他喜欢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折是机遇还是挫折。也许,是机遇。也许,是挫折。也许,是挫折,也是机遇。(来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