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男人戏其实就是后宫戏,关键要找到这个“后妃之德”,建立起深层的情感模式。不管你信不信,用这个“奇谈”来分析最近热播的《北平无战事》,乃至前些年的《士兵突击》,可以得出一套能自圆其说的“怪论”。建丰同志是储君,预备干部局就是后宫。方孟敖是傲气,正直,但被童年阴影笼罩的未来正宫娘娘。梁经纶被主子派去当卧底,尽管备受煎熬,却永远入不了正册,是为偏妃。徐秘书和王蒲忱呢?相当于“答应”和“常在”。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arenorg ,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还有机会和主编小陌一对一私聊喔,咱们微信里见!
作为一名女性,平时关注无意识的东西可能比较多一些吧,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有些电视剧,比如兰小龙的剧,以及最近热播的《北平无战事》,明明男人扎堆,女性角色少得可怜,一旦看进去,却给人一种情感浓到化不开的感觉,比爱情片更加荡气回肠,这是为什么?
一次,第N遍看《士兵突击》时,久别重逢的许三多与班长史今有一场戏,在宿舍门口,史今用无比柔情的目光看着许三多,说:“哟,你都长胡子了。”说完这句话,两人都露出害羞的表情,演员的无意识表演绝对可以用精湛来形容——那一刻,我觉得史今的脸上一定打柔光了,完全是圣母的感觉,那是一种宗教光。
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史班长不就是后妃之德吗?许三多是土鳖小宫女(佳人微信公众号:jiarenorg),因为得到史今庇护,必然成大器。这不就是典型的后宫戏的路子吗?
此处稍微掉一下书袋。“后妃之德”,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核心概念,象征着纯善和忍耐。在后宫戏里,经常人格化为一个忍辱负重或者极富人格魅力的人物,活动在主人公身边,充当亦师亦友的角色,辅佐主人公成长。它既训诫,又关怀,而且富有牺牲精神,是东方理想人格的写照。
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的男人戏其实就是后宫戏,关键要找到这个“后妃之德”,建立起深层的情感模式。不管你信不信,用这个“奇谈”来分析最近热播的《北平无战事》,可以得出一套能自圆其说的“怪论”。
——作者友情提示:阅读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适度的转换,比如,行营换成后宫,男人转换成女人。
首先说说演员。好多人都说刘烨选得不好,从某种程度来说,刘烨是孤选,他太适合演方孟敖了,演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刘烨早年演过《蓝宇》,他身上同时具备那种大块头阳光男孩和无助单纯女孩的特质,阳刚之中带有一点儿媚气,而方孟敖正需要这种两面性。
再来说说故事的脉络。
它其实是个太子选妃的类型,对不对?建丰同志是储君,预备干部局就是后宫。一共出现了四个备选人,两个在主线,两个在副线。
方孟敖是傲气,正直,但被童年阴影笼罩的未来正宫娘娘。
梁经纶被主子派去当卧底,尽管备受煎熬,却因沾染“分裂党国思想”而永远入不了正册,是为偏妃。
徐秘书和王蒲忱相当于“答应”和“常在”,两人的前后遭际又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徐秘书开始倨傲,最终失势,因为他手上欠着一条重要的人命——崔中石;而王蒲忱开始是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一说话就咳嗽的烟鬼,但当他获得“九阴真经”——马汉山那本变天账之后,其前途未可限量。一个降,一个升,百味杂陈。
《北平无战事》里,有两个后妃之德。其中,崔中石是共产党方面的,曾可达是国民党的后妃之德。所谓的后妃之德,是离信仰最近,对事业最忠诚的人,愿意为信仰肝脑涂地,他们俩都当得起。
问题是:储君对方孟敖处处手下留情,方孟敖却并不领情。那么,方孟敖又意在何人?
……这个问题我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寻找答案。提示,答案就在方孟敖与谢培东第一次以共产党员身份相见的那次竹林谈话中。
我觉得,《北平无战事》是一部“神剧”。它颠覆了传统的谍战剧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独特的视角。虽然表面上来看,还是因为国民党腐败,共产党艰苦卓绝,导致了历史性的结局(佳人微信公众号:jiarenorg),可是,在《北平无战事》里最让人感慨的,并不是国民党官员如何如何腐败,而是他们在王朝倾覆之际,如何苦苦自救。以蒋经国为首的少壮派,不乏胸襟和情怀,锐意改革,大胆用贤,最后却落得偏安一隅的下场,真应了那首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所以,该剧在播出之后,观众对国民党的溃败虽然觉得活该,但还是报以了一定的同情。
《北平无战事》不再只是展现善与恶的斗争,而是把人性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氛围、以及特定的阶级构成中去锻造,迸发出冷冽又让人感奋的思想火花。
关于蒋经国,剧中有一句台词可以说是盖棺论定:“他只是个孝子”。作为国民党第二号党魁,曾经想过挽狂澜于既倒,但各种顽固势力盘根错节,阳奉阴违,到头来,他也只能放弃原则,听天由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