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佳人微信】佳人网的老朋友新朋友,点这里扫一扫,即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文章更新~
只为认真做自己

他有能耐与世界列强争长短,却为大清背了黑锅

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做刽子手。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arenorg ,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还有机会和主编小陌一对一私聊喔,咱们微信里见!

v.wxjx123.com

文/顾景言

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被视为“再造玄黄”的中兴名臣,却为一个没落的王朝背上了黑锅。

01、

1843年,年仅20岁的李鸿章被选为优贡,前往北京准备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在赶考途中,他意气风发地写诗以明志:“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从他到达北京的那一刻起,他此后大半生的命运,都和中国的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58年之后的1901年,即将油尽灯枯的李鸿章,已经是权倾朝野的肱骨之臣,却在病榻上写就了一首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被视为“再造玄黄”的中兴名臣,却为一个没落的王朝背上了黑锅。

李鸿章与家人合影

02、

我们所熟知的李鸿章,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是卖国贼,是汉奸。历史的真相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模糊不堪。

不如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看看那个时代杰出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896年,李鸿章赴欧美访问,开启了为期190天的环球访问。

在临行前,家人为他准备了一口棺材,毕竟此时他已经是73岁的老者,在情势所逼之下心力交瘁。

在此一年之前,他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向日本割地赔款。日本方面趾高气扬,李鸿章忍辱负重,却还是不肯答应日本的狮子大开口。

由于破获了中国的电报,日本已经知道清政府的底牌是啥,因此在谈判中寸步不让,不仅索要3亿两白银巨额赔款,还意图吞下辽东半岛。

就在双方相持阶段,一名日本浪人受军国主义影响,刺杀李鸿章,子弹击中了李鸿章的面部,鲜血直流。此事一出,各国哗然,欧美各国舆论纷纷倒向中国,毕竟刺杀使臣这件事严重践踏了外交秩序。

日本理亏,担心列强出手干预,日本做出让步,削减了一亿两白银的赔款,中日之间停战。

李鸿章挨了一枪,为中国省下了一亿两白银。

03、

签订《马关条约》之后的李鸿章悲愤不已,大口吐血,发誓此生绝不再踏上日本的土地。

而在国内,铺天盖地的指责都痛斥李鸿章卖国,甚至有一个对联叫“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李鸿章排行第二,这几乎是指着他的鼻子在骂了。

就是在这种“世人皆欲杀”的情况下,清政府依然不愿让李鸿章稍作休息。

慈禧太后要李鸿章继续承担起重任,去周游欧美各国,领略西方的军事制度,同时为中国的外交打开新的局面。

1896年4月30日,李鸿章一行抵达俄国圣彼得堡,这是他们出访的第一站。李鸿章居住在富商巴舍夫家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

1896年李鸿章访俄在下榻处与外交官的合影

俄国人为了讨好李鸿章,甚至专门派了两个人伺候他抽烟,在入宫庆贺的安排上更是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他与英国皇太子享受同等待遇。

俄国之所以厚待李鸿章,是希望与中国签订密约,共同对抗日本。

李鸿章是亲俄派,始终视日本为心腹大患,尤其是在甲午之战北洋水师覆没之后,他的多年经营毁于一旦,对日本的警惕达到了极点。

李鸿章自然知晓,俄国人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会平白无故帮助中国,肯定是有所图谋的。

但是在当时的局势下,两害相权取其轻,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李鸿章只能亲俄防日。

6月3日,李鸿章与俄国人签订了《中俄密约》,内容如下:

一,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

二,非两国共商,缔约国一方不得单独与敌方议和;

三,开战时,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

四,为使俄国便于运输部队,中国允于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

五,无论战时与平时,俄国都可通过该路运军队军需品。

李鸿章在德国皇宫

04、

6月13日,李鸿章抵达德国柏林。德国皇帝邀请他观看了军队的训练。

李鸿章看到德国军队的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想到自己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不禁黯然神伤。

此后不久,他与“铁血宰相”俾斯麦会面。

李鸿章向俾斯麦讨教如何才能在中国进行改革,他坦言自己遇到的阻力太多了,俾斯麦的回答耐人寻味:“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李鸿章与德国首相俾斯麦合影

在李鸿章出访法国期间,恰逢万国运动会开幕。当时的大清帝国是没有国歌的,只有黄龙旗。

在升旗的时候,由于中国没有国歌,引起了外国人的嘲笑。李鸿章迅速离开观礼台,走到旗下,唱起了庐剧 。会场变得寂静无声,只有苍老的声音在回荡。

这个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拼尽全力,想要保住自己国家与民族的尊严。

05、

在荷兰、比利时、英国等国,李鸿章都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他参观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建设,对英国伦敦的电报规模赞叹不已,对西方的政治文化也有了广泛了解。

在出访途中,李鸿章没有忘记为自己的同胞争取权益。

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当被问到他为何选择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路线的时候,李鸿章告诉记者,美国的《排华法案》侵害了华侨的正当权益,因此他不希望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同胞的地方。

1896年9月1日,张灯结彩欢迎李鸿章的纽约唐人街

他质问美国人:“我们知道,《格利法》是由于受到爱尔兰裔移民欲独霸加州劳工市场的影响,因为清国人是他们很强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排除华人。如果我们清国也抵制你们的产品,拒绝购买美国商品,取消你们的产品销往清国的特许权,试问你们将作何感想呢?不要把我当成清国什么高官,而要当成一名国际主义者;不要把我当成达官贵人,而要当作清国或世界其他国家一名普通公民。请让我问问,你们把廉价的华人劳工逐出美国究竟能获得什么呢?”

不过,对美国的摩天大楼和加拿大的铁路建设,李鸿章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1896年10月3日,李鸿章结束访问,坐船回国,中途需要在日本的港口换船。李鸿章宁死也不愿踏上日本的土地,无奈之下,水手们在两艘船之间搭了个木板,李鸿章颤颤巍巍地从木板上走过去。

这件事让我想起西方对李鸿章的评价:“李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他最大的努力来维护他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

李鸿章与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左)、外交副大臣寇松(右)合影

在游历了各国之后,李鸿章感慨道:“今游于各大国者四阅月,忽经新气之感动,此心竟一往而深。”

可是时局已经由不得他有所作为了,独木难支,大清朝注定是要完了。

李鸿章只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不满。

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海外,慈禧太后下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协助捉拿,李鸿章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做刽子手。”(来源

标签: ,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插入图片
▲回顶部